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问题研究
作 者: 苏淼
导 师: 邵力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职业技术教育学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团队精神 培养
分类号: G71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团队精神是当代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教育,高职院校团队精神的培养,是根据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来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使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逐渐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与他人协同合作,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本文采用调查法、比较法及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界定了“团队”及“团队精神”的概念,定义了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的科学内涵。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高职院校团队精神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培养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着重对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核心、内容、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五项原则,六种途径”,即:以学生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与集体主义相结合原则、与企业需求一致性原则、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统一性原则;教学活动主导法、模拟企业训练法、典范教育法、团队决策法、理论灌输法、激励法。本文根据我国国情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力图在团队精神培养与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相结合、团队精神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上有所创新。笔者试图通过较为系统、深入地对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做出阐述,引起更多人来关注和重视这一问题,对促进高职院校的德育发展能够所裨益。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绪论 7-12 1.1 问题的提出 7-8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8-9 1.2.1 丰富和完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 8 1.2.2 新时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8 1.2.3 高等职业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8-9 1.3 研究的现状 9-11 1.3.1 国外团队精神的研究现状 9-10 1.3.2 国内团队精神研究现状 10-11 1.4 研究的方法 11-12 2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概述 12-22 2.1 团队精神 12-16 2.1.1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12-14 2.1.2 团队精神的内涵 14-16 2.2 团队精神与集体主义辨析 16-18 2.2.1 集体主义 16-17 2.2.2 团队精神与集体主义的关系 17-18 2.3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18-22 2.3.1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理论基础 18-19 2.3.2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科学内涵 19-22 3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的意义 22-26 3.1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对于社会的意义 22-24 3.1.1 集体主义的延伸和发展 22 3.1.2 构建和谐社会、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2-23 3.1.3 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建设的需要 23-24 3.2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对于学校的意义 24-25 3.2.1 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24 3.2.2 落实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新举措 24-25 3.3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对于学生的意义 25-26 3.3.1 提高个人素质的有效途径 25 3.3.2 增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5-26 4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现状及成因 26-32 4.1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现状 26-28 4.2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现状的成因 28-30 4.2.1 社会因素 28-29 4.2.2 学校因素 29 4.2.3 家庭因素 29-30 4.3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所面临的挑战 30-32 4.3.1 提高团队精神培养的针对性的挑战 30 4.3.2 克服学校教育缺失团队精神的挑战 30 4.3.3 建立专业培养队伍的挑战 30-32 5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原则对策与思考 32-46 5.1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原则 32-35 5.1.1 以学生为本 32 5.1.2 系统性原则 32 5.1.3 与集体主义相结合原则 32-33 5.1.4 与企业需求一致性原则 33 5.1.5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统一性原则 33-35 5.2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途径 35-44 5.2.1 教学活动主导法 35-38 5.2.2 模拟企业训练法 38 5.2.3 典范教育法 38-40 5.2.4 团队决策法 40 5.2.5 理论灌输法 40-42 5.2.6 激励法 42-44 5.3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思考 44-46 5.3.1 切实提高对团队精神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44-45 5.3.2 努力营造学生团队活动氛围 45-46 结论 46-47 参考文献 47-49 后记(含致谢) 49-50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0
|
相似论文
- 光调控对花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光合特性的影响,S682.14
-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途径的探析,G633.3
-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 东莞镇区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3
-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G715.1
-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 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G631
-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G633.3
- 技师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G719.2
- 复合污染下大薸和凤眼莲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征,X173
- 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Q949.93
- 合作学习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情感影响的研究,G633.41
-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 云南有色金属矿山细菌多样性初步探究,TD926.4
- 光合微生物制氢菌种连续培养系统及其装置研究,TQ116.2
-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 液芯胶囊制备特性研究及在牛奶连续接种中的应用,TS252.4
- 蝴蝶兰新品种‘恒巨双龙’花梗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S682.3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职业技术教育 > 各类型职业技术学校 >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