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广西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作 者: 黄海珍
导 师: 訚金童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广西高职院校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分类号: G71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5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订单式培养作为学生与工作岗位直接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能最大程度实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而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高职院校的提倡和推广。广西高职院校在订单式人才培养开展方面还比较落后,订单式人才培养开展的操作程序还不是很规范,本文试图在对广西高职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现实情况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介绍、分析,以期为广西高职订单式培养的发展起到规范和促进作用。全文分为五大部分:一是绪论。在这一部分,首先提出研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高职院校落实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办学方针的需要,是促进广西高职订单式培养顺利开展的需要。其次,主要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广西高职院校实行订单式培养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本研究的意义,即:订单式培养作为学生与工作岗位直接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广西人才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将在促进广西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机制,推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改革,提高高职的教学质量、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推动高职教育稳定发展等方面,总结经验,指出存着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对应策略,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为受教育者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创新机制,发挥职业教育研究的引领与支撑作用。第三,关于核心概念“‘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目前比较受到认可的几种表述方式进行概括总结,并选择自己认可的一种表述作为本文研究的依据。此外,将订单式培养与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了订单式培养的个性特点。第四,对订单式培养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找出研究的空白、薄弱环节,提出论文的选题依据。二是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广泛开展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比较优势理论”、“供求理论”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理论”三个方面提出了订单式培养开展的理论依据,并从政策文件涉及到要求积极推广订单式培养等现实,提出了订单培养广泛开展的政策依据。此外,从高职院校的需求、企业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广几个方面提出了高职推行订单式培养的现实基础。三是对广西高职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广西高职实行订单式培养取得的成绩:1.涉及订单培养的多项制度已经建立;2.示范性高职院校积极发挥示范作用;3.订单式培养的开展促进专业、课程改革;4.中外合作办学,促进了高职订单培养的开展。分析了广西高职实行订单式培养面临的问题:1.订单培养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艰难;2.订单企业选择不当,不利于订单培养的长远发展;3.师资、实训资源缺乏,培养质量有待提高;4.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较窄,订单合作资源挖掘不深入;5.专业、课程设置未能满足广西高职院校开展订单培养的需要。四是在广西高职订单式培养发展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广西高职推行订单式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面临的挑战:1.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性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的挑战;2.独立学院开展订单式培养的挑战。发展的机遇:1.北部湾经济发展急需大量高技能人才带来的机遇;2.中国—东盟贸易区开发需要大量人才带来的机遇;3.西部大开发的机遇;4.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的机遇。五是根据广西经济发展和广西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广西高职开展订单式培养的四个建议:1.对实行“订单式”培养的高职进行专项督导;2.按行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集约化资源整合;3.建立预警机制,应对风险;4.多渠道吸引企业参与订单培养合作。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1 一、绪论 11-16 (一) 选题背景 11 (二) 主要研究方法与意义 11-12 (三) 核心概念界定 12-14 (四) 文献综述 14-16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的依据及现实基础 16-22 (一)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的依据 16-18 1. 理论依据 16-17 2. 政策依据 17-18 (二)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的现实基础 18-22 1. 高职院校的需求 18 2. 企业的需求 18-19 3. 消费者的需求 19-20 4.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提倡与推广 20-22 三、广西高职院校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22-27 (一) 广西高职院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概况 22 (二) 广西高职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绩 22-23 1. 涉及订单式培养的基本制度已经建立 22 2. 示范性高职院校积极发挥示范作用 22-23 3.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开展促进了专业建设 23 4. 中外合作办学,拓展了高职订单培养的范围 23 (三) 广西高职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23-27 1. “订单式”人才培养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艰难 23-24 2. 合作企业选择不当,不利于“订单式”培养的长远发展 24 3. 师资、实训资源缺乏,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24-25 4. 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较窄,订单合作资源挖掘不深入 25 5. 专业、课程设置不能满足订单培养开展的需要 25-27 四、广西高职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7-33 (一) 面临的机遇 27-32 1. 北部湾经济发展急需大量高技能人才 27-30 2. 中国—东盟贸易区开发需要大量人才 30 3. 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30-31 4.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 31-32 (二) 面临的挑战 32-33 1. 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性专业开展订单培养的挑战 32 2. 独立学院开展订单培养的挑战 32-33 五、促进广西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作开展的对策建议 33-42 (一) 对实行“订单式”培养的高职院校进行专项督导 33-34 1.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现条件 33-34 2. 对订单合作企业的督导 34 3. 对校企合作教学团队的创新举措加以考察并引导 34 (二) 按行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集约化资源整合 34-37 1. 教师资源整合 35 2. 实训资源整合 35-36 3. 学生资源整合 36 4. 信息资源整合 36-37 (三) 建立预警机制,应对风险 37-38 1. 创新订单培养形式,分担风险 37 2. 明确订单培养主体的权利义务,风险共担 37-38 3. 建立研究机构,加强对企业的调研 38 4. 采取切实措施,提高订单班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8 (四) 多渠道吸引企业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 38-42 1. 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开发课程 38-39 2. 完善学院订单培养制度,规范管理人员的选拨与任用 39 3.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9-41 4. 教育教学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性” 41 5. 实行毕业生回炉再培养制度,吸引企业参与订单培养 41-42 结语 42-43 注释 43-44 参考文献 44-46 附录1 46-49 附录2 49-51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51-52 致谢 52
|
相似论文
- 技师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G719.2
-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F273.1
-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研究,G719.2
- 政府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G712.4
- 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教育研究,G718.5
-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研究,G717.38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G718.5
-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G718.5
- 对中职教育企业化管理的探索与研究,G718.3
-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实证研究,F719-4
- 基于供应链思想的“四位一体”潍坊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G717.5
- 高职学院教师实践能力及其提升的校企合作策略研究,G718.5
- 县级职教中心校企合作实现形式研究,G719.2
- 苏州高职院校酒店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F719-4
-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研究,G718.5
- 技师学院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研究,G719.2
-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G718.5
- 校企合作模式实证分析,G647.5
- 校企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研究,G474
- 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与对策,G718.3
- 晋江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战略研究,G718.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职业技术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