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昌市高职生厌学问题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作 者: 王水云
导 师: 周鸿敏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南昌市 高职生 厌学问题 现状 对策
分类号: G71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迎来了历史性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就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却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高职学生的厌学,这种现象不但普遍,而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而高职学生的厌学问题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努力加以完善解决。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南昌市高职生厌学问题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本文首先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支撑本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这些理论是:动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归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期望理论等。其次,基于相关理论的指导和现实的思考,笔者对南昌市的四所高职学校在校老师、班导和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提出对策提供了依据。本调查由两份问卷和两份访谈组成,共包括66个题,分学生问卷、访谈和教师问卷、访谈,主要是调查南昌市高职生厌学问题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学校都存在较严重的学生厌学问题。通过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的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概括出学生厌学的总体情况、主要表现及厌学的原因,由此得出如下结论:高职生厌学存在一定学校、年级、专业和性别差异;造成高职生厌学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家长和学校诸外部因素的影响,更有学生自身学业不良等内因的影响;学生认为自身因素及学校因素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社会因素和家长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笔者针对高职生厌学问题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应对高职生厌学问题的对策。要解决高职生厌学这一问题,单靠教育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协同一致、共同配合,综合治理,为此,提出了如下几点对策:正确剖析自我,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优化适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升家长素质,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教育网络。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8 第1章 引言 8-17 1.1 问题的提出 8-9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9-13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9-10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0-13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5 1.3.1 研究目的 13-14 1.3.2 研究意义 14-15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7 1.4.1 研究思路 15 1.4.2 研究方法 15-17 第2章 高职生厌学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7-24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7-18 2.1.1 高等职业教育 17-18 2.1.2 学习 18 2.1.3 厌学 18 2.2 高职生厌学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8-24 2.2.1 动机强化理论 19 2.2.2 需要层次理论 19-20 2.2.3 认知失调理论 20-21 2.2.4 归因理论 21 2.2.5 成就动机理论 21-22 2.2.6 期望理论 22-24 第3章 南昌市高职生厌学问题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4-42 3.1 调查研究的设计 24-26 3.1.1 问卷的设计 24-25 3.1.2 样本的选取 25-26 3.1.3 数据处理 26 3.2 南昌市高职生厌学问题调查结果分析 26-30 3.2.1 南昌市高职生厌学问题调查的总体情况 26-27 3.2.2 南昌市高职生厌学问题的主要表现 27-30 3.3 南昌市高职生厌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30-40 3.3.1 学生自身原因分析 30-32 3.3.2 学校方面原因分析 32-37 3.3.3 社会方面原因分析 37-39 3.3.4 家庭方面原因分析 39-40 3.4 调查研究的主要结论 40-42 第4章 南昌市高职生厌学问题的对策探讨 42-54 4.1 正确剖析自我,提高自身素养 42-44 4.1.1 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力 42-43 4.1.2 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3 4.1.3 增强自我效能感,树立成才信心 43-44 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44-46 4.2.1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造就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44 4.2.2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44-45 4.2.3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45-46 4.3 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46-50 4.3.1 调整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内容 46-47 4.3.2 加强实验实训等硬件设备的建设 47-48 4.3.3 注重赏识教育,完善学生评价管理体系 48 4.3.4 重视学风、校风建设,改善学习环境 48-49 4.3.5 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与管理 49-50 4.4 优化适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50-51 4.4.1 创设关心,重视职业教育的大环境 50-51 4.4.2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 51 4.5 提升家长素质,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51-52 4.5.1 提升家长素质,确定合理的期望值 51-52 4.5.2 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52 4.6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教育网络 52-54 结论 54-55 参考文献 55-57 附录 57-65 后记 65-66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6
|
相似论文
-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 中学生作文非智力因素分析,G633.3
- 高考数学压轴题背景溯源分析及其备考教学研究,G633.6
-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职业技术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