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发展思路与对策

作 者: 刘红侠
导 师: 冯佰利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关键词: 农民 职业教育 培训体系 发展对策
分类号: G7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1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生活水平较低、农民增收缓慢,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民是农业全面发展的具体实施者,是农村整体面貌改进的参与者,是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直接受益者。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因此,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需求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通过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在剖析农民素质现状基础上,根据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对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提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调研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现状,剖析了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农民培训配套政策不到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不灵活,培训师资不足,以及培训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农民教育的重要问题。(2)农民教育应该建立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制定符合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发展特点的教育政策体系,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配套政策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农民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平台,开展远程网络教育。(3)通过从政府主导、职业学校、高校依托和涉农民间组织四个分体系对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认为政府主导体系是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关键的组成部分,职业学校体系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依托体系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涉农民间组织体系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4)设立统一的农民培训管理机构、加强农民培训立法建设、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及经费管理、调动和激发农民参加科技培训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民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促进农民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18
  1.1 相关概念  10-12
    1.1.1 理论依据  10-11
    1.1.2 相关概念解释  11-12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5
    1.2.1 国内现状  12-13
    1.2.2 国外现状  13-15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8
    1.3.1 本研究目的意义  15-17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7-18
第二章 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8-20
  2.1 当前农民整体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  18
    2.1.1 文化科技素质较低  18
    2.1.2 思想不够开放,缺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18
    2.1.3 就业和创业能力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率低  18
    2.1.4 新信息、新技术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8
  2.2 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8-20
    2.2.1 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18-19
    2.2.2 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19
    2.2.3 提高农民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19
    2.2.4 提高农民素质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9-20
第三章 现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0-23
  3.1 现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1
    3.1.1 教育体制改革和农民培训相配套政策不到位  20
    3.1.2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不灵活  20-21
    3.1.3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师资缺乏  21
    3.1.4 资金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  21
  3.2 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不足的原因分析  21-23
    3.2.1 对农民职业教育认识不清,定位不准  21
    3.2.2 传统教育体制的障碍  21-22
    3.2.3 投资机制不健全  22
    3.2.4 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强度不够  22
    3.2.5 城乡二元结构框架下的制度安排不利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开展  22-23
第四章 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发展思路  23-29
  4.1 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总体框架  23-24
  4.2 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农民教育培训体制  24
  4.3 建立符合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特点的教育政策体系  24-25
  4.4 构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25
  4.5 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  25-26
    4.5.1 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25-26
    4.5.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职教师资教育教学的整体素质  26
    4.5.3 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农业教育理论研究  26
  4.6 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26-27
  4.7 大力开展农民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  27
  4.8 建设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平台,发展远程网络教育  27
  4.9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农民技术培训的层次性分析  27-29
第五章 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实证案例分析  29-37
  5.1 政府主导体系--以广西柳江县农业局为例  29-30
    5.1.1 基本概况  29
    5.1.2 发展措施分析  29-30
    5.1.3 启示  30
  5.2 职业学校体系—以湖南沅江升华职业学校和甘肃白银四龙职业学校为例  30-32
    5.2.1 湖南沅江升华职业学校  30-31
    5.2.2 甘肃白银四龙职业中学  31-32
    5.2.3 启示  32
  5.3 高校依托体系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村官(村委会主任)培训为例  32-35
    5.3.1 基本概况  32-33
    5.3.2 发展措施分析  33-35
    5.3.3 启示  35
  5.4 涉农民间组织体系—以青岛为例  35-36
    5.4.1 基本概况  35
    5.4.2 发展措施分析  35-36
    5.4.3 启示  36
  5.5 各类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对比分析  36-37
第六章 政策建议  37-39
  6.1 提高认识,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37
  6.2 设立农民培训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37
  6.3 加强法制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7
  6.4 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经费管理  37-38
  6.5 调动和激发农民参加科技培训的积极性  38
  6.6 建立健全农民培训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38-39
参考文献  39-42
致谢  42-43
作者简介  43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3.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4.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5.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6.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7. 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新探,G521
  8.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9. 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D412.6
  10.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11.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12. 从国家农民到社会农民的农民人权嬗变,A811
  13.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14.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15.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D630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思想教育问题研究,D422.62
  17. 中国政府惠农政策实证研究,D422.6
  18. 福建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研究,G434
  19.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探讨,G633.3
  20.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G719.2
  21. 淮南市农民增收对策研究,F323.8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 > 农民业余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