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族院校专业改革研究

作 者: 郑娅
导 师: 谭志松;段超
学 校: 中南民族大学
专 业: 民族学
关键词: 民族院校 专业设置 一体两翼
分类号: G75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民族院校专业设置作为民族院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发挥了其他普通高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重要价值。在21世纪中国新时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民族院校的专业发展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遇到了发展中的困境。民族院校应如何通过专业改革去适应新的社会文化变迁,走出专业发展困境,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从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入手,通过考察民族院校专业发展历程,把握专业发展的演变规律,对跨世纪以来民族院校专业改革进行研究。笔者试图通过此研究来探讨民族院校存在的不可替代性,并尝试提出新时期专业改革的原则和对策。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四个章节对民族院校的专业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章:绪论。简述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相关研究文献的现状分析、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的方法,对本研究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第二章:历史考察。从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不同历史阶段对民族院校的专业改革与发展进行梳理,认识专业发展的演变规律。近60年来,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民族院校适时调整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专业建设做到了与时俱进,在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新时期,民族院校专业发展必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做出新的贡献。第三章:现状分析。分析新时期社会文化变迁态势,进一步从国家确立的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国家实施关于西部开发的政策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点三个角度论述民族院校在新时期的专业发展市场,并对民族院校的专业发展存在的困境从专业特色不够,不能满足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专业设置自主权不够,不能针对少数民族需要;教育国际化给专业发展带来的冲击三个方面进行了客观的诠释。第四章:对策思考。首先提出新时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体,以培养特色优势型人才和研究创新型人才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民族院校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四条原则和四个措施。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解决不好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之危及国家统一的大业。笔者认为,伴随着中国的社会文化变迁,在新的时期、新的世纪民族院校将继续发挥普通高校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院校对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将更加彰显,民族院校要不断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和要求,科学进行专业改革,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中国21世纪和谐社会的构建。本论文创新之处在于笔者首次从社会文化变迁视角对民族院校的专业改革与发展进行探讨,并且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期专业改革的原则和具体措施,通过民族院校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做出的贡献来论述民族院校的不可替代。本论文的研究将有助于社会各界对民族院校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有助于民族院校本身专业定位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国家政府制订有利于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绪论  12-1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14
    一、问题的提出  12-14
    二、研究的目的  14
    三、研究的意义  14
    四、研究的范围  14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14-17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7-19
第二章 民族院校专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19-31
  第一节 新中国的成立与民族院校的诞生(1949-1956)  19-22
    一、建国初期社会、文化、教育状况  19-20
    二、民族院校的创立  20-22
  第二节 民族院校专业的形成(1956-1966)  22-24
    一、民族地区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22-23
    二、民族院校专业的形成  23-24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对民族院校专业发展的影响(1966-1976)  24-25
    一、“文化大革命”期间民族院校的状况  24-25
    二、民族院校专业的倒退  25
  第四节 民族院校专业发展的春天(1978—至今)  25-31
    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文化环境  25-26
    二、改革开放给民族院校专业发展带来了的春天  26-31
      (一) 民族院校的恢复与发展  26
      (二) 民族院校专业的大发展  26-31
第三章 中国民族院校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31-44
  第一节 中国民族院校的专业发展市场  31-37
    一、民族院校办学宗旨决定的专业发展市场  31-32
    二、西部开发政策决定的专业发展市场  32-35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决定的专业发展市场  35-37
  第二节 中国民族院校专业发展现状  37-44
    一、专业发展的成就  37-39
    二、专业发展的困境  39-44
      (一) 专业特色不够,不能满足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39-40
      (二) 自主权不够,不能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需要设置专业  40-42
      (三) 教育国际化给专业发展带来的冲击  42-44
第四章 民族院校新时期专业改革的对策思考  44-53
  第一节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  44-45
  第二节 专业改革的基本原则  45-47
    一、坚持办学宗旨的原则  45-46
    二、坚持应用性原则  46
    三、多元文化发展需求原则  46-47
    四、坚持质量是根本的原则  47
  第三节 专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47-53
    一、扩大民族院校专业设置自主权  47-48
    二、民族院校把握准确定位,合理设置专业  48-49
      (一) 委属民族院校的定位与专业发展  48-49
      (二) 地方民族院校的定位与专业发展  49
    三、进行专业的结构性调整  49-52
      (一) 加强基础学科的专业建设、加强对老专业的调整和改造  49-50
      (二) 保护特色专业,发展优势专业  50-51
      (三) 增设民族地区急需的应用性专业  51-52
    四、应对国际化和国家主流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三语(民族语、汉语、外语)教学  52-53
结论  53-54
参考文献  54-58
致谢  58-60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0-61
附录 B 2008 年13 所民族院校专业目录  61-66

相似论文

  1. 我国少数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研究,G759.2
  2. 河南省中等医学教育专业设置与用人单位专业需求的现状,R-4
  3. 地方高师院校转型中专业设置的问题研究,G652.4
  4. 专升本专业设置规划与招生计划预测模型研究,G647.3
  5. 我国高校本科阶段艺术设计学科专业设置研究,J50-4
  6. 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及课程设置现状分析,G807.4
  7.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研究,R-4
  8. 我国财政法体系构建研究,D922.2
  9.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研究,G852
  10.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G712.0
  11. 基于就业视角的民办高校专业设置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G642.0
  12. 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研究,G642.0
  13. 扩招后福建省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研究,G647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专业设置政策的变迁与前瞻研究,G649.2
  15. 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G718.3
  16.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G642.0
  17.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与研究,B844.2
  18. 当代本科体育专业人才观和专业设置变革的研究,G807.4
  19. 高中语文一体两翼三维教学模式研究,G633.3
  20. 民族院校构建和谐族际关系研究,G7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少数民族教育 > 世界各国少数民族教育概况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