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时期民族院校文化选择和建构研究

作 者: 申莉
导 师: 谭志松;段超
学 校: 中南民族大学
专 业: 民族学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发展历程 文化选择 文化理念 文化建构
分类号: G75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民族院校文化选择是指民族院校在文化变迁过程中,面对多元的文化冲击,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立足本校文化实际,发挥文化的选择和整合功能以及大学的文化功能,对外部多元的文化进行选择、吸收和淘汰,以确立正确的文化理念指导文化行为和大学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民族院校在时代文化、国际文化以及内部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出现了对办学宗旨和本质属性认识模糊、文化理念缺位的现象。如果不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不确立正确的文化理念,民族院校将失去在文化上的独特优势,无法准确把握其社会角色定位和责任,无法正确发挥其职能和文化功能,最终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本研究以十三所民族院校为研究背景,以大学的文化功能为理论基础,结合资料分析、调查和个案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及文化理念演变史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在的民族院校所面临的文化选择现状,初步提出了构建民族院校文化理念的原则、内容,并尝试提出践行文化理念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主要由以下四章构成: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首先说明了选题的原因,对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与本文有关的研究背景,同时对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作了介绍。第二章民族院校形成的基本历程。本章以时间为序,以不同历史时期较为典型的民族高等教育为例,对古代、近代的民族高等教育以及延安民族学院和现代民族学院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第三章民族院校的文化理念的演变史。本章首先分析了文化理念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根据这一分析,着重叙述了在文化变迁背景下出现的各个时代的民族高等教育根据不同文化选择而树立的文化理念,这些不同时代的理念共同构成了一篇文化理念演变史,总结起来,民族性始终为其文化理念的核心。第四章民族院校文化选择实现的途径。本章分析了新时期的民族院校文化选择所面临的挑战,提出构建民族院校文化新理念是实现文化选择的基本前提,并尝试提出民族院校的文化选择践行的途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论证了民族院校文化理念必须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论证了民族院校的文化选择对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论述了民族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期望本研究有助于民族院校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和确定正确的办学思想、有助于贯彻民族院校的“两个服务”的办学宗旨和实现民族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发挥民族院校的文化功能,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实现民族院校的良性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第一章 绪论  12-22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12-15
    一、问题的提出  12-14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5
  第二节 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15-16
    一、民族院校  15
    二、文化、理念、文化选择文化理念  15-16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6-20
    一、关于大学的文化和文化理念  16-18
    二、关于中国的民族院校的文化理念  18-19
    三、民族院校文化选择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9-20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20-21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20
    二、主要创新点  20-21
  第五节 研究方法  21-22
    一、文献资料分析法  21
    二、个案分析法  21
    三、比较法  21-22
第二章 民族院校形成的基本历程  22-32
  第一节 古代和近代的民族高等教育  22-25
    一、元朝国子监  22-24
    二、近代史上的民族高等教育  24-25
  第二节 延安民族学院的成立与发展  25-27
    一、延安民族学院创办的背景  25
    二、延安民族学院的性质和发展历程  25-26
    三、延安民族学院的办学概况  26
    四、延安民族学院的历史贡献  26-27
    结语  27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高等院校  27-32
    一、民族院校的创立时期  28
    二、民族院校的初步发展时期  28-29
    三、文革时期  29
    四、改革开放后民族院校的恢复与发展  29-30
    五、民族院校在新时代  30-32
第三章 民族院校文化理念的演变史  32-40
  第一节 大学文化理念辨析  32-33
    一、大学文化理念  32
    二、大学文化理念的内涵及其作用  32-33
  第二节 民族院校文化理念演变历程  33-40
    一、古代的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  33-34
    二、近代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  34
    三、延安民族学院和现代民族院校的文化理念  34-39
    结语  39-40
第四章 民族院校文化选择实现的途径  40-55
  第一节 新时期民族院校文化选择面临的挑战  40-44
    一、全球化、国际化给民族院校的发展带来的挑战  40-42
    二、新时期民族院校面临新的文化选择  42-44
  第二节 构建民族院校文化新理念是实现文化选择的基本前提  44-48
    一、构建民族院校文化理念的基本原则  44-47
    二、民族院校文化理念确立的内容  47-48
  第三节 民族院校的文化选择的践行  48-55
    一、多元文化与国际化的链接  48-49
    二、确定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  49-50
    三、以学科建设带动文化理念的实践  50-51
    四、实现民族院校文化理念和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  51-52
    五、建立健全文化保障制度  52-53
    六、以人为本,尊重师生的文化选择  53-55
结论  55-56
参考文献  56-58
致谢  58-59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9

相似论文

  1.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2. 盐城蚕桑业发展研究,F326.3
  3. 当代“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文化考量,N02
  4. 我国少数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研究,G759.2
  5. 中国微博客的发展困境和策略研究,G206
  6. 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D925.3
  7. 从“科玄论战”看中国现代知识阶层文化建构问题,D663.5
  8. 上海国际网球赛事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挑战,G845
  9.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研究,F091.3
  10. 增城市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研究,TU984.2
  11. 中、日与西方园林造景艺术的比较及应用实例的分析,TU986.1
  12. 福安水牛生产性能测定及肝片吸虫调查,S823.83
  13. 湖南烤烟生产及其品质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分析,S572
  14.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与研究,B844.2
  15. 久大精盐公司研究,K25
  16. 奥林匹克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研究,G812.13
  17. 散打竞技化研究,G852.4
  18.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G751
  19.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优质校园文化建构,G631
  20. 我国少儿期刊出版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G237.5
  21. 长庆油田文化实践VCT模式构建,F426.2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少数民族教育 > 世界各国少数民族教育概况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