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业创新扩散视角中农民学习力问题的研究
作 者: 刘智元
导 师: 孙江明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农村与区域发展
关键词: 农民学习 农民学习力 农业创新扩散 关系 定性模型
分类号: G7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学习力是学习者学习行为的总动力、学习能力等六个要素相互作用并综合而成的能力体系,其中“积极的学习态度”构成了学习行为总动力;学习需求的识别力、学习潜能的评价力和学习行为的理解力共同构成了学习行为的间接性的力量,是学习活动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间因素;学习活动激活力和学习能力共同构成了学习行为的直接性力量,它对学习行为的形成或对学习活动的展开具有直接的作用。农民学习从狭义角度说,是其一种知识接受、消化和指导生产的活动。而从广义角度说,则是其为适应变化要求而进行知识和态度改变,以至行为改变的活动。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经历了知识改变、态度改变,再到行为改变的过程。可以说,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力是农业创新扩散中农民展开学习活动时必须耗费的资源。从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的过程来看,农民学习力的高低影响着农民对新技术由感兴趣向采用阶段的过渡。从农业新技术扩散的过程来看,创新先驱者的学习力的高低影响着农业新技术的突破的早晚;早期采用者的学习力的高低影响着农业新技术能否尽快进入紧要阶段,并尽快进入自我推动阶段,这是农业新技术能否扩散开的非常关键的阶段。一个地区的农民的学习力的结构和高低,影响着农业新技术在当地扩散的速度和范围。当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农业的面貌,必将带动整个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为此,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推广。就江苏省而言,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55%,省政府明确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转化应用能力和推广服务能力,力争2010年达到60%以上。农业推广的教育性决定了农业推广中必须处理好农业推广人员的“教”与农民的“学”的关系问题。提高农民学习力,确保农民有效学习,并实现行为改变是提高农业创新扩散的重要方法。然而,现实中存在着很多制约农民学习力形成和提高的因素,需要在政策、教育引导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
全文目录
摘要 9-10 ABSTRACT 10-12 1.导论 12-17 1.1 问题的提出 12-1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4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5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15 1.4.2 论文的研究路线 15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7 1.5.1 论文所追求的创新 15-16 1.5.2 论文的可能不足 16-17 2.农民学习力与其学习行为的关系 17-35 2.1 学习的含义和特点 17-18 2.2 学习力的含义和特点 18-21 2.2.1 学习力的含义 18-19 2.2.2 学习力的性质 19-20 2.2.3 学习力的特点 20-21 2.3 农民学习力构架 21-35 2.3.1 农民学习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21-24 2.3.2 农民学习力模型 24-26 2.3.3 农民学习力与学习行为(学习活动)关系的调查数据分析 26-32 2.3.4 实际案例及其评析 32-35 3.农业创新扩散中农民学习力的表现 35-57 3.1 创新的概念 35 3.2 农业创新扩散过程的理论简述 35-37 3.2.1 创新采用者分类及其分布规律 35-36 3.2.2 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 36 3.2.3 农业新技术的扩散过程 36-37 3.2.4 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模型 37 3.3 农民的学习与农民创新采用的关系 37-40 3.3.1 农民学习的意义 37-38 3.3.2 农民学习的特点 38-39 3.3.3 农民学习与其采用农业创新的关系 39-40 3.3.4 农业创新扩散中农民的学习活动需要学习力资源存量的支撑 40 3.4 农民学习力在农业创新扩散中的表现 40-57 3.4.1 农民学习力在采用农业新技术中的表现 40-45 3.4.2 农民学习力在创新扩散过程中的表现 45-52 3.4.3 农民学习力对农业新技术扩散周期的影响 52-57 4.提高农民学习力的意义和制约因素 57-68 4.1 提高农民学习力的意义 57-60 4.1.1 有利于体现农业推广教育中农民的主体性 57-58 4.1.2 为了农民致富 58-59 4.1.3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 59-60 4.2 制约农民学习力形成和提高的因素 60-68 4.2.1 传统意识的制约 60-61 4.2.2 农民行为上的偏好的制约 61-64 4.2.3 农民生活态度上的制约 64 4.2.4 接受教育机会的制约 64-66 4.2.5 其他因素的制约 66-68 5.提高农民学习力的建议 68-75 5.1 加强农民学习素养的教育 68-70 5.1.1 帮助农民增强学习信心 68-69 5.1.2 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习惯 69-70 5.1.3 帮助农民提高学习能力 70 5.2 加强农民学习环境的建设 70-72 5.2.1 营造农民群体的学习氛围 70-71 5.2.2 加强农民合作学习环境的建设 71 5.2.3 构建农村能人成长的环境 71-72 5.3 多管齐下推动农民学习力的提高 72-75 5.3.1 改进农业推广工作 72 5.3.2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72-73 5.3.3 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 73 5.3.4 建立农民学习方面的基金 73-75 主要参考文献 75-77 附录1 77-80 附录2 80-83 致谢词 83-84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表 84
|
相似论文
- 基于BAP的数据压缩、操作与查询处理系统的实现,TP311.13
-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 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F815.16
-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 新中国对非洲的文化外交研究,D822
-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烤烟品质的关系,S572
-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 烤烟挥发酸、挥发碱含量分布特点及与品质指标的关系,S572
- 社会阶层分化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D252
-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民主化探究,D819
-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在国外基础教育办学中的应用研究,G471
- 自主课堂构建,G424.21
- 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关系的研究,G632.0
-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研究,G647
- 基于契约理论视角的大学与教师的关系,G645.1
-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 冻融循环和氯离子侵蚀复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分析,TU528
- 毛纺用化学品毒性毒理数据库的建立,TS13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 > 农民业余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