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洛阳市中学“阳光体育”实施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作 者: 宋保锋
导 师: 徐爱丽
学 校: 上海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人文
关键词: 洛阳市中学学生 “阳光体育” 现状 对策
分类号: G807.0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1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最新的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表明,中国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1985年,中国儿童肥胖率不到1%,2006年底已达到8.1%,平均每5年增长一倍。面对青少年体质的不佳现状,2006年12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阳光体育”的倡议,全国开始了“阳光体育”的推广与普及。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以下简称[意见])。该文件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和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了20项要求。7号文件的下发为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的实施提供了工作指南,也是开创学校体育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至此全国各地掀起了实施“阳光体育”的高潮。为了了解“阳光体育”的实施对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积极作用,对“阳光体育”实施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就成为了本文的出发点。鉴于阳光体育实施对象的多样性,地区的差异性,本文选择了《洛阳市中学“阳光体育”实施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作为研究主题,通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实地考察等方法,在对洛阳市部分中学“阳光体育”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及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洛阳市中学“阳光体育”自实施以来,以《意见》为指导思想,各级领导较为重视,突出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阳光体育”为主题的各类体育活动,并从硬件和软件上为“阳光体育”的顺利实施创造一定的条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对于“阳光体育”实施以前,学校体育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学生体质有所提高,体育设施有所改善。但由于实施者和实施对象对“阳光体育”的认识还不到位、“阳光体育”实施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健全、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不佳以及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交互作用未能得到充分认识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洛阳市中学“阳光体育”发展依旧步履维艰,存在着明显的制约因素,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阳光体育”的实施,关键在于市政府和主管领导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思路。市政府要严格落实《意见》,根据洛阳市实际情况,制定学校“阳光体育”实施的方针、政策、规划、法规,形成立体框架;要十分重视社会体育发展建设,提高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数量和质量;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群众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为学校“阳光体育”的实施创造很好的外部环境;要鼓励社会兴办各种类型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加大对其资金的扶持力度,对其经营运行进行定期的检查,切实保证其服务于青少年体制健康的提高,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市教育局出台的《洛阳市开展百万学生“阳光体育”实施方案》,要重在落实、检查和督导;在学校“阳光体育”实施所需的硬件及软件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对于各校工作的评价,应结合该校体育工作成绩,尤其要把各校“阳光体育”实施的效果及工作成绩作为评价和考察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准。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7
1 选题的依据  7-8
2 课题的目的意义  8
3 文献综述  8-19
  3.1 关于“阳光体育”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8-10
  3.2 政府对实施“阳光体育”的解释和态度  10-13
  3.3 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实施“阳光体育”的研究  13-17
  3.4 媒体对实施“阳光体育”的看法  17-18
  3.5 实施“阳光体育”的两个案例  18
  3.6 文献综述归纳和启示  18-19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9-20
  4.1 研究对象  19
  4.2 研究方法  19-20
5 结果分析  20-42
  5.1 洛阳市中学“阳光体育”实施的现状分析  21-31
    5.1.1 洛阳市中学学生对“阳光体育”的了解程度  21-22
    5.1.2 学生对体育与个人成长互动作用的认知调查  22-23
    5.1.3 学生体育活动一天1 小时的落实情况  23-24
    5.1.4 “阳光体育”实施后中学体育设施的变化分析  24-25
    5.1.5 “阳光体育”实施后体育课的安排情况分析  25-26
    5.1.6 “阳光体育”实施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分析  26-27
    5.1.7 学生余暇时间的安排情况分析  27-28
    5.1.8 学生所住社区的体育设施状况  28-29
    5.1.9 节假日“阳光体育”的实施情况分析  29-30
    5.1.10 洛阳市中学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评价方式  30-31
  5.2 影响洛阳市中学“阳光体育”实施的因素分析  31-39
    5.2.1 学生因素  31-35
    5.2.2 学校和家庭因素  35-36
    5.2.3 社会因素  36-39
  5.3 洛阳市中学“阳光体育”发展的有利条件  39-42
    5.3.1 北京奥运余温持续提供了良好社会氛围  39
    5.3.2 洛阳市政府、企事业团体、学校和市民重视体育健身提供了良好社会条件  39-40
    5.3.3 洛阳市体育法律、规章、制度及措施愈加完善提供了良好社会保障  40
    5.3.4 洛阳市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物质基础  40-41
    5.3.5 新时期洛阳市城市文明程度提高提供了良好社会环境  41-42
6 对策  42-46
  6.1 一般对策  42-44
  6.2 两个重要的操作对策  44-46
7 结论  46-49
  7.1 总体评价  46-47
  7.2 存在的问题  47-48
  7.3 实施的优势  48
  7.4 推进措施  48-49
8 致谢  49-50
9 参考文献  50-52
10 附件  52-57
  附件一  52-55
  附件二  55-57
  附件三  57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3.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4.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5.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6.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7.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8.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9.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10.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11.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12.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13.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14.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15.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16. 中学生作文非智力因素分析,G633.3
  17. 高考数学压轴题背景溯源分析及其备考教学研究,G633.6
  18.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19.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20.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21.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教育 > 理论与方法 > 体育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