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上海市部分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 者: 孔祥阳
导 师: 杨学军
学 校: 上海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上海市 小学低年级 体育与健身 体育教学
分类号: G807.0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体育教育既是途径又是手段。加强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为他们以后升入中、高年级阶段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对于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提高小学生的体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有助于他们良好人格的塑造,对于实施“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树立终身体育理念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以上海市5个区、县的小学体育教研员5名以及从中抽取的36所小学的121名体育教师和相关学校的二年级1班,即二(1)班的97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学校场地器材资源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找出上海市部分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教学中存在的经验及不足,提出完善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教学的对策。在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的结论如下:1.上海市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状况较好。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二期课改以来对教师的要求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科研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2.上海市部分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的实施中,教学内容选择上走跑类、跳类、投掷类内容仍为广大师生所青睐;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大多数教师仍采用游戏法、比赛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部分教师应用;在教学评价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考核形式主要为教师评价;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师大多采用自然班上课。教师对于走跑类和跳类的器材满意程度高于投掷类。3.大部分教师对《体育与健身》课参考教材满意程度较高,但部分教师反映教材虽好,实施难。大部分低年级小学生希望有教材。4.教师对《体育与健身》课教学效果的总体评定:良好水平。教学目标完成方面:身体发展和知识技能完成较好,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稍逊一筹。5.我们对影响小学《体育与健身》课教学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归为两大类因子:教学实施因子和教学保障因子。6.为完善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的教学,我们提出的对策如下:6.1教学实施方面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教学内容,加大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力度,积极推广参考教材,加强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教材的研发。6.2教学保障方面领导重视,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加大对器材设施的资金投入,积极支持体育教师的培训,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定期举办一些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趣味娱乐运动会。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1. 前言 7-8 1.1 研究背景 7 1.2 选题依据 7 1.3 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7-8 2. 文献综述 8-14 2.1 有关概念的界定 8 2.1.1 对体育、健康概念的界定 8 2.1.2 兴趣和动机 8 2.1.3 身体素质敏感期 8 2.2 国外对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研究 8-9 2.3 国内对小学体育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 9-13 2.3.1 对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相关研究 9-10 2.3.2 对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 10 2.3.3 对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10-12 2.3.4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12-13 2.4 小学生生理特点 13 2.5 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 13-14 2.6 小结 14 3. 研究构想与研究路线 14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7 4.1 研究对象 14-15 4.2 研究方法 15-17 4.2.1 文献资料法 15 4.2.2 访谈法 15 4.2.3 问卷调查法 15-17 4.2.4 数理统计法 17 5. 结果与分析 17-39 5.1 关于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程的调查 17-20 5.1.1 课程的目标设置情况调查 17-18 5.1.2 体育与健身课程设置情况调查 18 5.1.3 小学低年级课程的内容与课时分配及要求情况调查 18 5.1.4 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 18-20 5.2 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20-22 5.2.1 教师性别和职称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 5.2.2 教师年龄、学历及工作年限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21 5.2.3 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研究的形式 21-22 5.3 学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2 5.3.1 学生年龄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2 5.4 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开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2-32 5.4.1 小学低年级教师对《体育与健身》课教学目标的认知状况 22-23 5.4.2 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教学内容选择的调查与分析 23-25 5.4.3 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的调查与分析 25-28 5.4.4 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查与分析 28 5.4.5 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的考核与评价调查与分析 28-29 5.4.6 上海市部分小学场地器材设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9 5.4.7 运动会的开展情况调查 29-30 5.4.8 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参考教材状况调查分析 30 5.4.9 上海市部分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教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重视情况调查 30-31 5.4.10 上海市部分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教学总体效果调查 31-32 5.5 影响上海市部分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教学的因素分析 32-34 5.6 上海部分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身》课教学的完善措施 34-39 5.6.1 教学实施方面的完善措施 34-36 5.6.2 教学保障方面的完善措施 36-39 6. 结论 39-40 7. 致谢 40-41 8. 参考文献 41-42 附件1 42-46 附件2 46
|
相似论文
-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使用的规范性与准确性研究,G633.96
- 广州市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6
- 乒乓球左推右攻结合技术多媒体CAI课件的研制与应用,G846-4
- 上海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研究,D631.2
- 山东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807.4
- 上海市体育中考现状与对策研究,G633.96
- 高中男生支撑跳跃练习中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和调节方法的实践研究,G633.96
- 基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重庆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效性研究,G804.49
- 浅析表演手段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辅助作用,G623.71
- 中招体育加试对新乡市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G633.96
- 长春市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平地花式轮滑的可行性研究,G623.8
-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G623.2
- 小学低年级情境教学策略研究,G623.2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融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G807.4
- “新”与“旧”的对话,TU984.114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X820.3
- 宁波高职院校实施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807.4
- 上海市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研究,G834
- 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指导员培训研究,G843
- 上海市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812.7
- 上海市游泳项目重点区二、三线教练员现状调查分析,G861.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教育 > 理论与方法 > 体育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