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连云港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作 者: 舒钧
导 师: 杨卫东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连云港 体育产业 现状 策略
分类号: G80-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8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体育产业己成为21世纪我国最具前景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功能已经逐步释放出来,这种社会功能也在逐步多元化,它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体育产业的发展即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需求,又对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以连云港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对连云港市体育产业的整体现状、产业动态、消费现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建议性地提出了发展连云港市体育产业的有效策略:(1)深化港城体育产业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建立科学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营造良好的体育产业市场秩序。(2)依托地方区域优势,积极开发体育旅游市场,发展消遣性与参与性体育业。(3)建立良性运行的体育产业市场投融资机制,重视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加快港城体育产业的商业化进程。(4)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体育消费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来调动和激发有效需求,引导健康消费。主要研究结果:(1)加快连云港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给连云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2)连云港市具有发展体育旅游的客源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良好的机遇,体育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连云港体育场馆等体育设施建设业发展迟缓,有待于进一步加快投入,经营性体育场地开放程度不高。(3)连云港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正在逐年上升;连云港市城乡居民最喜爱的体育消费项目依次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排球、网球、游泳、武术等。(4)制约连云港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均衡,地区优势被忽视;管理体制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程度不够;缺乏配套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商业化运作机制不够完善;体育产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不够,产业链的多向性衍生差。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9 1 前言 9-22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选题依据 10-12 1.2.1 体育产业在港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0 1.2.2 发展体育产业对港城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意义 10-11 1.2.3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在“和谐”港城建设中的生态价值 11-12 1.3 文献综述 12-21 1.3.1 体育产业定义及内涵的相关研究 12-14 1.3.2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况的相关研究 14-15 1.3.3 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15-17 1.3.4 体育产业的相关经济理论研究 17-18 1.3.5 体育旅游的相关研究 18-19 1.3.6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9-21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1-22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2-23 2.1 研究对象 22 2.2 研究方法 22-23 2.2.1 文献资料法 22 2.2.2 专家访谈法 22 2.2.3 数理统计法 22 2.2.4 比较分析法 22 2.2.5 实证分析法 22 2.2.6 观察法 22-23 3 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23-58 3.1 连云港市地区经济及体育产业发展的整体现状 23-26 3.1.1 连云港市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在江苏省经济发展中潜在地位 23-24 3.1.2 发展体育产业对连云港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4-25 3.1.3 连云港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整体现状 25-26 3.2 连云港市体育产业的产业动态分析 26-33 3.2.1 连云港市的体育人口、体育人才 26-28 3.2.2 连云港市的体育赛事经营 28-29 3.2.3 连云港市的体育设施建设及利用 29-31 3.2.4 连云港市的体育彩票业 31-32 3.2.5 连云港市的体育用品业 32-33 3.3 连云港市体育产业的消费现状分析 33-36 3.3.1 连云港市体育消费人群的性别差异 33-34 3.3.2 连云港市体育消费人群的年龄差异 34 3.3.3 连云港市体育消费人群的收入差异 34-35 3.3.4 连云港市体育消费人群的项目选择差异 35-36 3.4 连云港市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36-44 3.4.1 管理体制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程度不够 36 3.4.2 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均衡,地区优势被忽视 36-38 3.4.3 缺乏配套的政策引导和扶持 38-39 3.4.4 商业化运作机制不够完善 39-40 3.4.5 体育产业人才短缺、从业人员文化及专业化程度偏低 40-41 3.4.6 消费需求与产品供给双向匮乏,易陷入恶性循环 41-43 3.4.7 体育产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不够,产业链的多向性衍生差 43-44 3.5 连云港市体育产业发展有效策略 44-58 3.5.1 深化港城体育产业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建立科学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营造良好的体育产业市场秩序 44-47 3.5.2 依托地方区域优势,积极开发体育旅游市场,发展消遣性与参与性体育业 47-49 3.5.3 建立良性运行的体育产业市场投融资机制,重视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加快港城体育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49-50 3.5.4 优化和平衡港城体育产业的产业结构,扩大体育产业内外部关联度 50-52 3.5.5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体育消费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来调动和激发有效需求,引导健康消费 52-53 3.5.6 全面开发体育人力资源,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快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53-55 3.5.7 政府加强对体育产业的宏观控制,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市场的法规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体育产业的政策扶持 55-58 4 结论与建议 58-60 4.1 结论 58 4.2 建议 58-60 5 参考文献 60-63 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63-64 7 附录 64-65 8 致谢 65
|
相似论文
- 超高空观测平台姿态控制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V249.1
- 建筑遮阳方式研究,TU226
-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TP242
- 法国迪卡侬公司新产品上市的策略研究,F274
- 《庄子》修辞策略探析,B223.5
-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 幼儿混龄区域活动管理研究,G617
-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研究,G633.3
- 广州市中学普及开展第一套校园集体舞的策略研究,G633.9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