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2008年奥运会男子篮球核心后卫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

作 者: 黄新章
导 师: 郑金囤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男子篮球 核心后卫 竞技能力
分类号: G8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3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针对我国篮球运动理念相对落后,篮球核心后卫培养的现状等情况,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推理法、观察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的核心后卫为研究对象,对篮球核心后卫身体形态部分指标、攻防量化指标、赛场心理、运动智能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参加08北京奥运男子篮球核心后卫的竞技能力水平,尤其是我国男子篮球核心后卫,找出我国后卫与国外优秀后卫的差距,以期为我国男子篮球核心后卫的后期训练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奥运会篮球核心后卫身高指标、体重指标、克托莱指数标准分(T=50分)达到及格的,身高指标有7人,体重指标有5人,克托莱指数5人。中国两位球员都排在前列。表明我国核心后卫不仅在身高、体重上占优势,而且身体肌肉的充实度较好,但对抗时表现出力量不足,认为这与力量使用时时机的选择、动作技术熟练程度及赛场心智稳定有关。笔者认为在训练和比赛中,中国球员要重视对抗状态下身体素质与技术动作实施的有效结合,重视对抗状态下技术动作实施与时空选择的有效结合。(2)核心后卫攻防能力因子分析共提出5个公共因子,分别为攻击因子、防守因子、稳定因子、失误因子和时间因子。5个公共因子得分较高的有保罗、普里吉奥尼、斯潘诺里斯、雅斯科维休斯和费尔南德斯。中国两名球员公共因子得分大部分较低。表现为中国两位球员的核心后卫攻防能力是整体的落后,球员的后期训练必须是全面的,而不是具体在一个或几个方面。(3)核心后卫攻防能力聚类分析为三类,均值多重比较确定核心后卫等级,A级:保罗、普里吉奥尼、斯潘诺里斯;B级:雅斯科维休斯、费尔南德斯、米尔斯、霍尔登、孙悦;C级:哈曼、波波维奇、伊斯拉米、科斯塔、刘炜。中国核心后卫等级较低。再次验证了中国两位球员的攻防能力的不足,中国球员的核心后卫攻防能力的提升应该是全面的。(4)男子篮球核心后卫攻防量化指标效率贡献排名保罗、雅斯科维休斯、普里吉奥尼、斯潘诺里斯、米尔斯、费尔南德斯、霍尔登、波波维奇、孙悦、伊斯拉米、哈曼、科斯塔、刘炜。我国球员攻防效率较低。(5)篮球核心后卫赛场心理评价总分欧美球员较高,占据了前7名,中国两名球员分列第十一和十三位,反映出我国核心后卫在赛场心理表现方面较弱于欧美选手。运动感知和运动情感得分较低,尤其是运动意志,中国两名球员排在了最后两位。赛场心理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后期的训练和人才培养方面应引入心理学专家的科研成果,指导进行心理训练。(6)篮球核心后卫运动智能总体评价中欧美球员占据了前8名,中国两名球员排在最后两位。运动智能四元素中,运动注意和运动观察与欧美球员差距最大,其次是运动思维和运动想象。在后期训练和人才培养方面应加大对篮球核心后卫运动智能课题的投入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作为提高球员运动智能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施手段。本研究虽然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的核心后卫的竞技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但单次赛事表现未能得出更为科学,更为客观的论断,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有更进一步的研究,也能欣喜乐见广大的篮球工作者,专家,学者对篮球竞技能力表现的赛场心理和运动智能的科研成就。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10
1 绪论  10-16
  1.1 选题的依据  10-11
  1.2 文献综述  11-16
    1.2.1 竞技能力研究  11-12
    1.2.2 核心后卫研究  12-16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8
  2.1 研究对象  16
  2.2 研究方法  16-18
    2.2.1 文献资料法  16-17
    2.2.2 观察分析法  17
    2.2.3 专家访谈法  17
    2.2.4 问卷调查法  17
    2.2.5 逻辑推理法  17
    2.2.6 数理统计法  17-18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8-52
  3.1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身体形态指标特征  18-26
    3.1.1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身体形态指标基本数据  18
    3.1.2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身体形态指标特征比较  18-22
    3.1.3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身体形态指标评分比较  22-26
  3.2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攻防能力对比分析  26-38
    3.2.1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攻防指标基本数据  26-27
    3.2.2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攻防量化指标对比分析  27-38
  3.3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赛场心理表现分析  38-44
    3.3.1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赛场心理表现问卷调查结果  38-41
    3.3.2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赛场运动感知分析  41
    3.3.3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赛场运动情感分析  41-43
    3.3.4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赛场运动意志分析  43-44
  3.4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运动智能分析  44-52
    3.4.1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赛场运动智能问卷调查结果  44-47
    3.4.2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赛场运动思维分析  47-48
    3.4.3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赛场运动观察分析  48-49
    3.4.4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赛场运动想象分析  49
    3.4.5 男子篮球核心后卫赛场运动注意分析  49-52
结论与建议  52-53
参考文献  53-56
附录  56-58
致谢  58-5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9

相似论文

  1. 2008年北京奥运后江西省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G812.13
  2. 中国男子篮球与美国男子篮球的比较研究,G841
  3. 伊朗国家男子篮球队进攻技战术特征分析,G841
  4. 优秀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G841
  5. 奥运会轨道交通规划的影响因子研究,U239.5
  6. 《人民日报》镜像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G212
  7. 媒体奇观与奥运传播,G222
  8. 对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品牌保护及其对我国体育产业促进的研究,G80-05
  9. 青岛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状况的调查分析,G818
  10.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文艺表演研究,G812.13
  11. 我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的品牌战略研究,G841
  12.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体系及其遗产研究,G812.13
  13.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服务研究,G812.13
  14. 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的综合效益研究,G812.13
  15. 欧洲男子篮球技战术打法研究,G841
  16. 我国U17男子篮球运动员技术、体能测试与比赛成绩相关性研究,G841
  17. 拓展训练对少年男子篮球队团队凝聚力影响的实验研究,G841
  18. 品牌城市,品牌国家:国家与城市品牌的含义就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西方观众,G206
  19. 大型体育赛事非官方赞助商体育营销策略研究,G80-05
  20. 2010-2011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联赛攻守全场紧逼战术的运用研究,G841
  21. 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和与赛队后卫队员防守能力的比较分析,G8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球类运动 > 篮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