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太原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 者: 张丽亚
导 师: 田惠林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学
关键词: 高校 体育弱势学生 体育保健课 课外体育活动
分类号: G80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78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推进,全国各高校出现了大量的体育弱势学生。他们主要是由于身体处于弱势而导致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相对普通学生处于一种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这个特殊群体包括身患残疾者、特殊疾病者、体质虚弱者、身体肥胖者几个类型。这对目前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体育弱势学生开展体育保健课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太原市28所普通高校的体育弱势学生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探讨当前针对体育弱势学生进行体育保健教学工作及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太原市高校体育弱势学生对增进身体健康的途径有较为科学全面的认识,这也是针对体育弱势学生开展体育保健教学的一个有利前提;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高校对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重视不够,太原市有53.6%的高校未开设了体育保健课,这些学生只能跟普通班一起上课,基本上处于见习或者免修状态,根本无法实施健康教育,失去了教育的公平性;已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学校现阶段在体育保健教学实施过程中过多注重了教学目标的近期效应,忽视了远期效应,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实践中随意性大,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体现“区别对待、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学生成绩考核评价过程中大多是结果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致而大大影响了体育弱势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各高校没有专业的体育保健教师,大部分是由现任的体育教师兼职,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无法满足体育保健教学所需;体育弱势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所需的场地、器材等设施极其匮乏,经费投入甚少,严重影响了体育保健教学与活动的开展;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各高校并没有针对体育弱势学生特点组织一些适宜的体育活动,缺乏教师的组织辅导,放任自流。对于高校弱势学生的体育教学及活动,从加强领导对体育保健教育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体育保健教学活动的工作管理体制;加快体育保健课程教材建设;全面提高体育保健教师的业务水平;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强理论教学、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建立客观、全面、人性化的评价体系等建立完善教学模式;加强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1 前言  8-13
  1.1 选题依据  8-9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9-13
    1.2.1 国内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  9-11
    1.2.2 国外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现状  11-1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6
  2.1 研究对象  13
  2.2 研究方法  13-16
    2.2.1 文献资料法  13
    2.2.2 专家访谈法  13
    2.2.3 问卷调查法  13-15
    2.2.4 数理统计法  15
    2.2.5 逻辑分析法  15-16
3 结果与分析  16-34
  3.1 体育弱势学生的基本情况  16-17
    3.1.1 体育弱势学生数量、比例情况  16
    3.1.2 体育弱势学生的“弱势”类型  16
    3.1.3 体育弱势学生对增进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的认知情况  16-17
  3.2 高校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育保健课现状与分析  17-27
    3.2.1 体育保健课开设情况  17-18
    3.2.2 开设体育保健课教学高校的情况  18-25
    3.2.3 未开设体育保健课高校的情况  25-27
  3.3 体育弱势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现状  27-30
    3.3.1 体育弱势学生参与运动项目情况  27-28
    3.3.2 参与课余体育活动形式与场所选择情况  28-29
    3.3.3 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频率与持续时间情况  29
    3.3.4 家长对体育弱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29
    3.3.5 影响体育弱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主要原因  29-30
  3.4 制约高校体育弱势学生体育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  30-32
    3.4.1 学校领导重视不足,组织管理工作不到位  30-31
    3.4.2 体育保健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完整性、实用性、针对性  31
    3.4.3 从事体育保健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31-32
    3.4.4 体育保健方面所需场地、器材设施不足  32
  3.5 体育弱势学生对体育保健工作的期待  32-34
4 建议  34-37
  4.1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对体育保健教育的管理  34
  4.2 建设完善体育弱势学生的学校体育教学与活动工作的管理体系  34
  4.3 加快体育保健课课程教材建设  34
  4.4 全面提高普通高校体育保健教师的专业水平  34-35
  4.5 建立完善的体育保健课程教学模式  35
  4.6 加强体育保健方面的理论知识宣传  35-36
  4.7 加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36
  4.8 加强体育保健教学活动的场地、器材硬件设施建设  36-37
5 结论  37-38
主要参考文献  38-41
附件1  41-45
附件2  45-50
附件3  50-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4. 人文视角下福州市普通高校公体武术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07.4
  5.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6.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7.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8.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9. 浙江省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倾向性研究,G647.38
  10.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11.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12.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13. 高校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642.3
  14.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旅游行为特征分析,G647
  15. 基于利益相关者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G648.7
  16. 面向绿色大学建设的高校节能体系研究,G647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8. 基于DEA的某高校教育投资效益评价研究,G647.5
  19. 泉州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G648.7
  20.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21. 西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G807.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教育 >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