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河北省优秀篮球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作 者: 樊薇
导 师: 张聚民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学
关键词: 竞技 体育 河北 篮球 文化
分类号: G8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7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以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了大量优秀体育人才,而我国运动员由于不能较好的接受到系统正规的文化教育,运动员整体的文化素质较低是普遍存在的现实状况。而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现代社会对人的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及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这一特殊行业,同样需要具备高素质知识型的体育人才,才能得以适应和满足新时代的需求。篮球作为一项集体项目,对运动员的整体素质有着相对更高的要求,包括运动员技能的掌握、战术理解,还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等,都与其文化素养是分不开的。本论文主要以我省优秀篮球运动员,本文特指专业队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研究方法,对我省竞技篮球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真实客观地反应其现状,找出其影响我省篮球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因素,提出合理建设性对策,为今后改善现状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我省优秀篮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我省篮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我省篮球运动员学习基础薄弱,特别是一进入半专业的青少年时期就出现学习水平退步现象明显;竞技培养体制下“学训矛盾”的问题突出,解决不好一些关于学训矛盾的细节问题,影响了运动员的学习效果;运动员“轻学重训”的惯性观念难有改观,特别是年轻队员的自制力比较差,对自己学习要求较低,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意识较差;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学习有一定影响,教练员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运动员的管理和督促的责任感,忽视了自己重要的影响力;管理人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管理不严格,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运动员的实际文化程度较低,与学历水平不符的情况普遍存在。对策分析: 1.改革我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举国体制的完善2.发展我省竞技篮球后背人才在校园中的培养3.重视运动员基础文化教育工作,增加年轻运动员学习机会;4.优化课程,重视对运动员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养5.加强运动队日常管理,培养运动员自我管理能力6.改善现有教学设施和运动员学习环境,营造运动队良好学习氛围7.运动员的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要,运动员就业面向社会自动调节
|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1 1 文献综述 11-16 1.1 有关国内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状况的研究 11-12 1.2 国外优秀运动员学习状况 12-13 1.3 文化水平对优秀篮球运动员影响的相关研究 13-16 1.3.1 文化水平对优秀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方面的影响 14 1.3.2 文化水平对优秀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方面的影响 14-15 1.3.3 文化水平对优秀篮球运动员社会关系方面的影响 15-16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8 2.1 研究对象 16 2.2 研究方法 16-18 2.2.1 文献资料法 16 2.2.2 调查法 16-17 2.2.3 数理统计法 17 2.2.4 逻辑分析法 17-18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8-29 3.1 河北省篮球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8-22 3.1.1 河北省优秀篮球运动员学历状况调查结果 18-19 3.1.2 河北省篮球运动员文化学习情况 19-22 3.2 影响我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水平的因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22-29 3.2.1 竞技培养体制下学训矛盾突出 22-24 3.2.1.1 运动员学习时间少 22-23 3.2.1.2 运动员学习基础薄弱 23-24 3.2.2 运动队学习条件的影响 24-25 3.2.2.1 运动队学习设施条件较比较差 24-25 3.2.2.2 运动队缺少浓厚的学习氛围 25 3.2.3 运动员和教练员对文化学习的认识及态度 25-27 3.2.3.1 运动员欠缺良好的自我学习意识 25-26 3.2.3.2 运动员表现出的认识水平不同 26 3.2.3.3 教练员对运动员学习的影响 26-27 3.2.4 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不善 27-29 4 改善河北省篮球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的对策 29-36 4.1 改革我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举国体制的完善 29-30 4.2 发展我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在校园中的培养 30-31 4.3 重视运动员基础文化教育工作,增加年轻运动员学习机会 31-32 4.4 优化课程,重视对运动员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养 32-33 4.5 加强运动队日常管理,培养运动员自我管理能力 33 4.6 改善现有教学设施和运动员学习环境,营造运动队良好学习氛围 33-34 4.7 运动员的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要,运动员就业面向社会自动调节 34-36 结论 36-37 参考文献 37-40 附件 40-46 致谢 46
|
相似论文
-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 体育场馆国际设计竞赛创作理念研究,TU245.2
-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G633.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球类运动 > 篮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