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作 者: 李士刚
导 师: 何敏学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体育教学 教学设计
分类号: G807.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9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广泛盛行,并被普遍接受和发展,其主要观点是:人类知识不是纯客观的;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等认知理论观点。所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有别于传统教学,是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情景”、“学习资源”、“自主及协作学习”以及“学习评价”等进行分析和构造,以此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积累,激活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促进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最终促进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教学设计。本文探讨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学设计的研究,旨在通过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结合,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方面阐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师观,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并结合新课改目的及学校体育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建构主义的体育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基本原则和内容框架,初步构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学设计系统,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科学素养和终生体育的能力作为体育教育核心内容贯穿始终,探讨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体育学科的要求。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引言  8-11
  1.1 选题依据  8
  1.2 文献综述  8-11
    1.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  8-9
    1.2.2 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9-11
2 研究方法  11-12
  2.1 文献资料法  11
  2.2 专家访谈法  11
  2.3 逻辑分析法  11-12
3 讨论与分析  12-27
  3.1 建构主义探析  12-14
    3.1.1 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12
    3.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14
  3.2 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设计  14-16
    3.2.1 教学设计的概念  14-15
    3.2.2 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  15-16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16-27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体育教学设计可行性分析  17-20
    3.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体育教学设计原则  20-22
    3.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体育教学设计的内容框架  22-25
    3.3.4 建构主义体育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25-27
4 结论  27-28
参考文献  28-30
致谢  30

相似论文

  1.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G633.41
  2.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4.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使用的规范性与准确性研究,G633.96
  5. 广州市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6
  6. 乒乓球左推右攻结合技术多媒体CAI课件的研制与应用,G846-4
  7. 山东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807.4
  8. 算法动画在高中算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6
  9. 项目课程视角下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结构及形成策略,G712.3
  10. 基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重庆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效性研究,G804.49
  11.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研究,G633.41
  12.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研究,G633.955
  13. “中原剪纸艺术”介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研究,G633.955
  14. 中招体育加试对新乡市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G633.96
  15.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课堂教学游戏设计,H195
  16.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G633.41
  17. 长春市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平地花式轮滑的可行性研究,G623.8
  18. 体校生语文分层教学研究,G633.3
  19. 初中物理热学相关概念的教学研究,G633.7
  20.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时间副词教学研究,H195
  21. 汉语人称词缀、类词缀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H19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教育 > 理论与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