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时期中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技术的比较研究

作 者: 马玲
导 师: 汪敏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艺术体操 集体项目 技术现状
分类号: G8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是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着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决定了国际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势,同时对艺术体操的技术体系起着促进、规范和完善的作用。2007年版规则针对集体项目部分做出的修改大大拓展了集体项目协作的空间,促使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技术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近几年,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绩突飞猛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已经具备与世界强队抗衡的实力,尽快抓住规则变化的契机,准确把握集体项目技术发展的现状,提高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缩短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同国际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之间的差距,已成为目前我国艺术体操界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图像解析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7年4月“体彩杯”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集体项目前六名队伍和2007年12月“好运北京”国际艺术体操邀请赛集体项目前六名队伍,共12支队伍的“3圈2棒”、“5绳”两个项目,共计24套成套动作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技术水平的现状并找出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优劣势。艺术体操的基本技术包括身体技术和器械技术,身体技术是由跳、转、平衡、柔韧/波浪四种身体难度类型体现;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包括两套器械技术,即同种器械和不同种器械。本文针对中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交换难度动作、非交换难度动作、器械的使用情况、运动员之间的协作情况、器械熟练性使用类型及完成情况等进行比较研究,了解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技术发展现状,为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交换难度倾向于无身体难度或身体难度较低的难度且难度类型的选择单一,编排形式缺乏多样化;非交换难度类型的选择不均衡、难度价值明显偏低、转体技术薄弱;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类型的选择不够均衡,多集中于低分值协作动作,高分值协作动作选择明显少于世界队伍;器械使用类型不均衡,结合的加分因素少于世界优秀队伍;在器械熟练性加分的类型、数量上虽然与世界集体队伍相近,但控制器械的能力与世界队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运动员器械技术完成情况已成为影响成套动作总成绩的首要因素,其中器械技术的失误情况较为严重,运用器械的能力及在完成身体技术动作质量方面与世界优秀队伍相比具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交换、抛接器械时因为技术变形而导致抢接、掉地。鉴此,认真钻研新规则的变化特点,准确把握我国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现状,在短期内缩小与世界优秀队伍的差距。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1 前言  9-11
  1.1 选题依据  9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9-1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9-10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0-11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12
  2.1 研究对象  11
  2.2 研究方法  11-12
    2.2.1 文献资料法  11
    2.2.2 图像解析法  11
    2.2.3 数理统计法  11-12
    2.2.4 比较研究法  12
3 结果与分析  12-26
  3.1 中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技术价值的比较研究  12-15
    3.1.1 集体项目交换难度的比较研究  12-14
      3.1.1.1 3 圈2 棒成套动作交换难度的比较研究  12-13
      3.1.1.2 5 绳成套动作交换难度的比较研究  13-14
    3.1.2 集体项目非交换难度的比较研究  14-15
      3.1.2.1 3 圈2 棒成套动作非交换难度的比较研究  14
      3.1.2.2 5 绳成套动作非交换难度的比较研究  14-15
  3.2 中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殊艺术性的比较研究  15-22
    3.2.1 集体项目运动员之间协作类型与分布情况的比较研究  16-18
      3.2.1.1 3 圈2 棒运动员之间协作类型与分布情况的比较研究  16-17
      3.2.1.2 5 绳运动员之间协作类型与分布情况的比较研究  17-18
    3.2.2 集体项目器械使用情况的比较研究  18-21
      3.2.2.1 3 圈2 棒器械使用情况的比较研究  18-20
      3.2.2.2 5 绳器械使用情况的比较研究  20-21
    3.2.3 集体项目器械熟练性使用类型的比较研究  21-22
      3.2.3.1 3 圈2 棒器械熟练性使用类型的比较研究  21-22
      3.2.3.2 5 绳器械熟练性使用类型的比较研究  22
  3.3 中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情况的比较研究  22-26
    3.3.1 集体项目完成得分情况的比较研究  23-24
    3.3.2 集体项目身体技术完成质量的比较研究  24-25
    3.3.3 集体项目器械技术完成质量的比较研究  25-26
4 结论  26-27
参考文献  27-30
致谢  30

相似论文

  1.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2. 上海市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研究,G834
  3. 从新规则实施透析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弱势的研究,G834
  4.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技术水平发展动态与走势,G834
  5.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718.5
  6. 我国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训练学致因探讨,G834
  7.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创新的研究,G834
  8. 中外优秀艺术体操个人运动员技术价值比较研究,G834
  9. 新规则下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艺术价值的研究,G834
  10. 我国艺术体操发展之流变,G834
  11. 舞蹈训练对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技能影响的实验性研究,G834.2
  12. 艺术体操转体类身体难度动作的研究,G834
  13. 我国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分析,G834
  14. 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器械难度构成分析,G834
  15. 基于规则变化对艺术体操个人项目难度动作发展趋势的研究,G834
  16.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G834
  17. 我国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认知与行为研究,G803
  18. 我国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控制理论与实践研究,G834
  19.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注意特征的研究,G834
  20. 对普通高校《大众艺术体操》教材的使用效果及优化的研究,G83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操运动 > 艺术体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