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远距离进攻型后横踢的运动学研究
作 者: 郝莹
导 师: 段海俊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运动人体科学
关键词: 优秀跆拳道运动员 远距离进攻型后横踢 速度 远度 技术诊断
分类号: G886.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跆拳道作为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和发展, 1995年我国决定开展跆拳道项目至今,虽然在少数级别上实现了大赛金牌零的突破,但整体实力水平发展不均衡,未形成夺金的群体优势。因此,有必要加强跆拳道的理论科学研究,针对重点技法进行技术诊断,为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支持。跆拳道运动的临场技术运用非常灵活,横踢作为比赛中使用率和得分率最高的技法在实战中也有很大变化,几乎不存在有单一使用标准横踢动作得分的情况。非适宜距离下横踢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运动员运用技术的能力,能否做出高质量的横踢技术动作与运动员的综合运动素质密切相关。国内学者对横踢技术的运动学研究仅仅停留在技术动作原理的探讨,缺乏深层次的系统研究,尤其在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对技术动作的影响方面未作说明,很难对我国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水平进行系统评价。本研究针对当前跆拳道比赛崇尚进攻的理念,以解放军跆拳道队14名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高速影像拍摄法等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和实验数据,通过运动图像解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运动员远距离进攻型后横踢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结合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及训练安排,从整体上对运动员技术动作进行诊断,找出运动员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跆拳道选手开展专业化训练的时间较晚(7年左右),缺乏对运动员意志品质、专业素养、技术和战术能力的系统培养,以及比赛经验的积累。(2)我国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形态较好,身高上,女子选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男子选手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运动员身高的平均水平;体重上,我国选手比国外优秀运动员体重较轻;在同等身高状况下,肌肉密度和围度与国外选手相比处于劣势。(3)启动阶段、提膝阶段、踢击阶段和还原阶段分别占整个击打阶段的22.13%、18.04%、16.21%、43.62%。启动阶段、提膝阶段和还原阶段是影响整体技术的关键阶段,启动时间过长是造成整体动作过慢的主要原因。(4)摆动腿蹬地时发力顺序错误,髋部力量的不足,以及启动时踝关节的主动发力不足是启动阶段用时过长的主要技术原因。(5)提膝阶段末期屈膝不足是影响提膝阶段时程过长的原发性技术因素,启动时重心到两脚的位置对支撑脚拉动距离也有一定影响。(6)还原阶段运动员重心普遍加速度水平较低,是导致研究对象还原较慢的主要直接原因,它受到提膝阶段屈膝不充分、启动时髋部技术,以及踢击方向的影响。摆动腿落地时重心还原不充分属于原发性技术错误。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9 1 引言 9-18 1.1 问题的提出 9-13 1.1.1 中国跆拳道总体处于世界中游水平,未形成夺金群体优势 9-10 1.1.2 针对重点技法,科学化训练是根本 10-11 1.1.3 研究现状 11-12 1.1.4 研究意义 12-13 1.2 文献综述 13-18 1.2.1 横踢技术概述 13-14 1.2.2 跆拳道横踢动作的时段划分 14-15 1.2.3 跆拳道横踢腿法的生物力学概述 15-16 1.2.4 影响主动进攻技术的因素分析 16-17 1.2.5 跆拳道身体形态、素质和机能的研究 17-18 2 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18-22 2.1 研究对象 18 2.2 研究设计 18-20 2.2.1 研究设计原理 18 2.2.2 研究设计线路 18 2.2.3 研究指标 18-19 2.2.4 研究中运动学参数的定义 19 2.2.5 远距离进攻型后横踢技术各阶段运动学参数的筛选 19-20 2.3 研究方法 20-22 2.3.1 文献资料法 20 2.3.2 专家访谈法 20 2.3.3 影像测量法 20-21 2.3.4 运动图像解析法 21-22 2.3.5 观察法 22 2.3.6 数理统计法 22 2.3.7 综合分析法 22 2.4 主要仪器 22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22-41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和形态指标的研究 22-24 3.1.1 研究对象运动水平与训练年限的关系研究 22-23 3.1.2 研究对象形态指标的研究 23-24 3.2 运动学参数的分析 24-41 3.2.1 远距离进攻型后横踢技术的时间特征分析 24-27 3.2.2 启动阶段技术的分析 27-31 3.2.3 提膝阶段技术的分析 31-36 3.2.4 还原阶段技术的分析 36-41 4 结论与建议 41-44 参考文献 44-47 附件 47-48 致谢 48
|
相似论文
- 毫米波雷达中频模拟信号源数据产生部分的研究,TN955
- 交联电缆生产线电控系统的研制,TP273.5
- 角加速度控制系统设计研究,TP273
- 冷却分割猪肉中腐败微生物分离鉴定与生长特性的研究,R446.5
- 杨柳田头菇生活史及分类地位研究,S646
- 物料悬浮速度智能测试系统的设计研究,S220.2
- 冷水游泳训练对糖尿病大鼠外周神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R587.1
-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G823.4
- 超声新技术评价亚临床期酒精性心肌损害左心室功能的价值,R540.45
- 悬吊训练对青少年男子400米跑中腿的摆动速度的影响研究,G822.2
- 速度轮滑对4-6岁幼儿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G862.8
- 吉林省延边州竞技速度滑冰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G862.1
- 地面轨迹直观导向法在速度轮滑双推技术教学中的实验,G862.8-4
- 氯磺化聚乙烯破乳脱挥新技术中射流混合喷嘴的设计与改进,TQ330.4
- 双水相脱色絮凝剂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X791
- 声波法检测炉内气体速度场实验系统设计研究,TK226.1
- 基于超声激励的倒装芯片缺陷检测技术研究,TN407
- 高速铁路环境下越区切换方法研究,TN929.532
- 预成型焊片润湿性动态测试方法研究,TN206
- 激光熔覆4169高温合金涂层的研究,TG174.44
- 货物不同摆放形式下冷库内气流组织的模拟研究,TB657.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其他体育运动 > 拳击、摔跤、柔道、相扑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