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
作 者: 李珍
导 师: 刘宝禄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传统武术套路 戏曲武打 形成 影响
分类号: G8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戏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戏剧形式,它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淀,也是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它以开放的胸襟吸收、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各门艺术精粹,创造出民族的、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从而形成具有丰富表演形式的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当戏曲成功地把中国传统武术纳入其中并搬上舞台的那一刻,人们不禁为这种伟大的艺术创造而叹服。为什么中国传统武术能在中国戏曲中繁衍滋长,并最终形成独具艺术魅力的“戏曲武打”呢?即戏曲武打是如何形成的?本文尝试对以往各种理论进行系统综合,寻求解决这一复杂问题的新途径。从时间上看,戏曲武打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演变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进来——离开——回来——又离开这样若干次的反复,在无数先辈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之后,最终磨合成功。就形成因素来看,戏曲武打是受诸如武术、舞蹈、杂技、民间花套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响而形成的。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中国传统武术,特别是传统武术套路对其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立足于这一出发点,立论发见,力求辨证地、全面深入地就这一问题做以探讨。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中国传统武术、传统武术套路和戏曲、戏曲武打的起源、形成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源头都可追溯到先秦的“武舞”,它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与中国戏曲最初的历史渊源之一,从此使两者结下不解之缘。特别是传统武术套路形成后,极大的促进了戏曲武打形成与发展。其次,本文从这一论点出发,从多个角度具体论证了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第一,就传统武术套路的特性来看,审美性是戏曲武打形成的主要诱因,技击性是戏曲武打形成的基本条件,程式性是戏曲武打形成的必然要求,写意性是戏曲武打形成的内在需要。第二,从传统武术套路的基本功法入手,分别就筋斗功、毯子功、把子功、腰、腿功以及八法(精神、气、力、功,手、眼、身法、步)等方面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做一比较探讨。第三,从传统武术套路的器械对戏曲武打器械形成的影响以及传统武术套路的对练(对打)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单独讨论。再次,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探讨舞蹈、杂技、民间花套、民间传统娱俗等艺术形式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最后,展望戏曲武打形成后的发展和衍变及其对传统武术套路的影响。对本人而言,这一课题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研究,难度颇大,在写作过程中常感力不从心,愿本人的努力能为这一课题尽一点微薄之力,不胜欣慰。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1 前言 10-13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1 1.2 文献综述 11-13 1.2.1 传统武术套路的研究现状 11-12 1.2.2 戏曲武打的研究现状 12-13 1.2.3 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武打影响的研究现状 1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4 2.1 研究对象 13-14 2.2 研究方法 14 2.2.1 文献资料法 14 2.2.2 对比分析法 14 2.2.3 图像剪辑法 14 2.2.4 逻辑归纳分析法 14 3 分析与总结 14-50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6 3.1.1 起源、形成与成熟 14-15 3.1.2 武术和传统武术套路 15 3.1.3 戏曲武打 15-16 3.2 传统武术套路和戏曲武打的发生 16-20 3.2.1 传统武术套路的发生 16-17 3.2.2 戏曲武打的发生 17-20 3.3 传统武术套路性质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 20-33 3.3.1 审美性是戏曲武打形成的主要诱因 20-28 3.3.1.1 传统武术套路内蕴的审美价值取向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 20-22 (一) 自然和谐统一 20-21 (二) 真、善、美的统一 21-22 3.3.1.2 传统武术套路艺术的审美方式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 22-28 (一) 形体美 23-27 (二) 节奏美 27-28 3.3.2 技击性是戏曲武打形成的基本条件 28-30 3.3.3 程式性是戏曲武打形成的必然要求 30-32 3.3.4 写意性是戏曲武打形成的内在需要 32-33 3.4 传统武术套路的基本功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 33-37 3.4.1 筋斗功 34 3.4.2 毯子功 34-35 3.4.3 把子功 35-36 3.4.4 腰、腿功 36-37 3.5 传统武术套路的功法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 37-43 3.5.1 传统武术套路的“内法”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 38-40 3.5.1.1 “内法”的“精神”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 38-39 3.5.1.2 “内法”的“气、力、功”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 39-40 3.5.2 传统武术套路的“外法”对戏曲武打“五法”的影响 40-43 3.5.2.1 关于“手”法 40-41 3.5.2.2 关于“眼”法 41 3.5.2.3 关于“身”法 41-42 3.5.2.4 关于“步”法 42 3.5.2.5 关于“法” 42-43 3.6 传统武术套路的器械对戏曲武打砌末形成的影响 43-46 3.7 传统武术套路的对练(对打)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 46-48 3.8 传统武术套路影响下戏曲武打的形成机制探讨 48-50 4 戏曲武打形成后的发展和衍变及其对传统武术套路的影响 50-52 5 舞蹈、杂技、民间花套、民间传统娱俗等艺术形式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 52 6 结论与建议 52-54 7 参考文献 54-58 附件 58-61 致谢 61
|
相似论文
- 非晶合金的结构和玻璃形成能力研究,TG139.8
- 大型汽轮机转子动平衡测控系统研制,TH877
-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 WiMAX系统中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研究,TN821.91
- 多载波CDMA的信道编码与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TN929.533
-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 低蛋白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和小肽对肉仔鸡的影响,S831.5
-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 公路环境影响公众参与评价量化模型研究,U41
-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R131
- 查尔斯·蒂利现代欧洲国家形成理论研究,D0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 > 中国武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