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 者: 李晓冬
导 师: 陶子成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村体育 地位 作用
分类号: G812.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农村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相联,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它具有不同的社会意义。它不仅可以增进社会活力、改善人际关系,还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过程中,农村体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着重从农村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推动农村体育发展的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而深入的阐述: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农村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第二部分着重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积极向上、安定有序、精神文明六个方面对农村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剖析;第三部分详细而客观地分析了目前发展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本研究的目的有两点:一是揭示农村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地位和作用,唤起人们对发展农村体育的关注和重视;二是旨在推动农村体育健康有序发展,担当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前言 7-11 1.1 基本概念界定 7-9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9-10 1.3 研究方法 10 1.4 创新 10-11 2 研究内容和结果 11-40 2.1 农村体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1-15 2.1.1 农村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11-14 2.1.1.1 农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重点 11-12 2.1.1.2 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12-13 2.1.1.3 农村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13-14 2.1.2 农村体育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14-15 2.1.2.1 发展农村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14-15 2.1.2.2 发展农村体育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环境 15 2.2 农村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5-31 2.2.1 发展农村体育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15-18 2.2.1.1 健全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 16-17 2.2.1.2 健全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7 2.2.1.3 发展农村体育培养农村居民的民主法治观念 17-18 2.2.2 发展农村体育是党的公平正义政治意愿的体现 18-24 2.2.2.1 发展农村体育是落实公平正义的要求 18-20 2.2.2.2 发展农村体育是缩小城乡差别的要求 20 2.2.2.3 发展农村体育是落实公平分配原则的要求 20-23 2.2.2.4 发展农村体育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23-24 2.2.2.5 发展农村体育是营造公平竞争社会环境的要求 24 2.2.3 发展农村体育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 24-25 2.2.3.1 “仁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24-25 2.2.3.2 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 25 2.2.4 发展农村体育培养农村居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5-28 2.2.4.1 农村体育能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6 2.2.4.2 农村体育能转变农村居民的生活观念 26-27 2.2.4.3 农村体育能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27-28 2.2.5 发展农村体育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28-30 2.2.5.1 和谐稳定安定有序 28-29 2.2.5.2 积极向上风尚文明 29-30 2.2.6 发展民俗体育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30-31 2.2.6.1 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天人合一意识 30 2.2.6.2 发展民俗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30-31 2.3 努力推动农村体育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31-40 2.3.1 发展农村体育的制约因素 31-36 2.3.1.1 经济因素 31-33 2.3.1.2 文化因素 33-34 2.3.1.3 政策法规因素 34 2.3.1.4 政府行为因素 34-35 2.3.1.5 组织管理形同虚设 35-36 2.3.1.6 体育专业管理人才匮乏 36 2.3.2 发展农村体育要因地制宜 36-40 2.3.2.1 经济发达地区(东部) 36-37 2.3.2.2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部) 37-38 2.3.2.3 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西部) 38-40 3. 结论与建议 40-42 3.1 结论 40 3.2 建议 40-42 参考文献 42-45 致谢 45-46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46
|
相似论文
- 环氧分子在碳纤维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TB332
-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 六种6,7-呋喃香豆素对大鼠肝微粒体CYP2C9和2C19活性的影响,R965
-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 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研制,S476.1
-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期14-3-3相互作用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S562
- 高效复合益生菌的研制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S828.5
-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 S-O-R模型的批判和预期效应的研究,B841
-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7.38
- 不同类型土壤中镍的生物富集特性及其对蚯蚓的毒性效应,X131.3
- 酸模根际产铁载体矿物分解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与矿物相互作用,Q93-33
-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 兔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化学作用力与凝胶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TS251.1
- 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下菜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N2O排放的研究,X131.3
- 厌氧条件下初始NO3-含量对土壤反硝化气体(N2、N2O和NO)和CO2排放的影响,X131.3
- 中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研究,D922.68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世界各国体育事业 > 中国 > 群众性体育活动 > 农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