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作 者: 潘洪涛
导 师: 余万予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 中国 残疾人 举重运动 发展现状
分类号: G8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残疾人体育,是当今世界大众体育潮流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分支。目前,残疾人体育已经纳入到整个体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之中,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状况和社会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残疾人举重项目是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现状的研究,对如何发挥该项目的优势,继续保持和提高残疾人举重运动水平,在国际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的发展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建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举重比赛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残疾人举重队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男女队都在中大级别上实力较强,处于第一层次。2、中国残疾人举重开始实现从业余体育到竞技体育的转化。3、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员男女运动员数量差距不大,与其他项目男女数量比例严重失调相比,较为乐观。整个年龄结构成倒金字塔型,缺乏16岁以下的年轻运动员,后备人才不够充足。4、残疾人举重运动员训练年限与运动成绩成正比,经过较长时间系统训练的运动员成绩较好。整体上文化程度不高,但基本上都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5、我国残疾人举重教练员平均年龄为45.8岁,年龄偏大,平均执教年限8年,高级职称占总数57.7%,我国有一支学历较高、能力较强并逐步走向稳定的教练员队伍。尽管每年参加岗位培训的次数却不多,但能积极进行科研,提高自身训练水平。6、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举重国内比赛明显偏少,运动员参赛机会较少,缺乏比赛经验,比赛能力也得不到锻炼,不利于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的发展。7、我国残疾人举重裁判员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但地区分布不均,缺乏高级别的国际级裁判。8、江苏、上海、江西、山东队整体实力较强,处于第一层次,广东、内蒙队紧随其后,实力也不容忽视。9、各省残联用于残疾人举重项目的经费大都属于财政拨款,经费不足,管理体制落后,缺少社会资金的赞助。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残疾人举重事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多举办国内赛事,以赛促练;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加大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高水平的专职教练员等对策和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9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9-11
2、文献综述  11-15
  2.1 有关我国残疾人体育的政策法规综述  11
  2.2 我国残疾人体育组织概况  11-12
  2.3 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相关研究  12-13
  2.4 残疾人举重运动的相关研究  13-15
3、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7
  3.1 研究对象  15
  3.2 研究方法  15-17
    3.2.1 文献资料法  15
    3.2.2 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法  15-16
    3.2.3 数理统计法  16
    3.2.4 逻辑分析法  16-17
4、结果与分析  17-45
  4.1 世界残疾人举重运动发展现状  17-19
  4.2 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发展现状  19-40
    4.2.1 训练体制状况分析  19-20
    4.2.2 运动队伍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20-21
    4.2.3 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21-26
    4.2.4 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26-31
    4.2.5 训练情况及分析  31-35
    4.2.6 比赛赛况分析  35-36
    4.2.7 裁判员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36-38
    4.2.8 各省市区残疾人举重运动员实力情况及分析  38-40
  4.3 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0-42
    4.3.1 赛事少,规模小  40-41
    4.3.2 训练经费缺乏  41
    4.3.3 管理体制滞后  41
    4.3.4 科研水平落后  41-42
    4.3.5 后备人才不足  42
    4.3.6 专职教练匮乏  42
  4.4 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的发展对策  42-45
    4.4.1 多举办国内赛事,以赛促练  42
    4.4.2 加大经费投入  42-43
    4.4.3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43
    4.4.4 加大体育科技投入,提高训练的科学性  43
    4.4.5 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43
    4.4.6 培养高水平的专职教练员  43-45
5、结论与建议  45-47
  5.1 结论  45
  5.2 建议  45-47
参考文献  47-52
附录  52-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3.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4.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5. 后配额时代中印纺织品贸易发展关系研究,F752.7
  6. 对下肢体残疾者裤装结构与功能特性的研究,TS941.2
  7.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8.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9.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11. 优秀轻量级举重运动员(甲组)中级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选材模型的研究,G884
  12.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13.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1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16.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17. 广州市属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G715.1
  18.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19.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20. 夏南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肉品特性的比较研究,S823
  21.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422.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其他体育运动 > 举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