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邓小平富民思想解读及其实践的障碍分析与对策

作 者: 罗声彦
导 师: 杨世平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邓小平富民思想 先富 后富 共同富裕
分类号: A84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内容及观点:第一,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渊源及其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邓小平富民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富民方面的理论成果,总结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和新中国成立后对实现富民思想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邓小平富民思想逐步萌芽、发展、日趋成熟并继续发展。第二,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概念内涵及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具体实践。邓小平富民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其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现实国情,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地区,这是富民思想实现的根本途径。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大力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富民思想实现的手段。在中国改革发展之初,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再加上各地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有利因素等差异,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构想了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向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走这样一条道路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逐步摸索出了一条让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具体指出了让人民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这些都是根据中国国情,逐步实现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三十个年头,实践证明,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立足于世界之林,已经获得了认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实践是成功的。在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已经实现温饱,步入小康,并进入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第三,在邓小平富民思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障碍。首先,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率先实现了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化,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民率先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然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影响,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影响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发展,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其次,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社会主义建设中各行业的差距,使各个劳动者之间的贫富差距增大,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和富民思想的实践带来了困难。再次,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监督体制不完善,在利益驱使作用下,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腐败现象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制约富民思想实践的因素之一,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成员的不平等,使国民对政府的信赖度降低,影响共同富裕的实现。最后,国民受教育的不均衡,造成了劳动者之间在经济、生活、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也制约这共同富裕的实现。第四,针对邓小平富民思想在实践中的现实障碍分析,分别对分析出的地区差异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国民受教育不均等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要解决地区差异问题,要大力发挥地区优势,改变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现状,避免重复建设,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吸引国内外有利资金、技术、人才建设中西部地区。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首先推荐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应当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要抑制腐败现象蔓延,必须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对领导干部党员的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公务员的待遇,保障公务员的生活和医疗福利,建立廉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防患于未然,同时要加大对腐败的打击力度,健全法制。要解决国民教育程度不均衡,要从教育不公平入手,保障国民能够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教育资源上合理配置,深化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重视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合理分配。只有逐步解决制约富民思想实践的障碍问题,共同富裕才有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贡献本文着重对邓小平富民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富民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和实践渊源进行分析,清晰地罗列了邓小平富民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脉络,详细分析了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概念及丰富内涵。中国从改革开放伊始对邓小平富民思想进行全面实践的步骤,途径和方法。同时解析了邓小平富民思想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障碍并分析了可行性对策。

全文目录


摘要  3-6
Summary  6-10
0. 绪论  10-15
  0.1 问题的提出  10-11
  0.2 研究的意义  11
  0.3 研究的思路  11-12
  0.4 研究的方法  12
  0.5 相关文献综述  12-14
    0.5.1 关于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发展历程  12-13
    0.5.2 关于邓小平富民思想的丰富内涵  13-14
  0.6 创新与不足  14-15
1.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提出及发展  15-22
  1.1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渊源  15-18
    1.1.1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理论渊源  15-16
    1.1.2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实践渊源  16-18
  1.2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发展历程  18-22
    1.2.1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萌芽时期  18
    1.2.2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形成发展时期  18-20
    1.2.3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成熟时期  20-21
    1.2.4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丰富完善时期  21-22
2. 邓小平富民思想概述及在中国的实践、面临的障碍  22-44
  2.1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2-26
    2.1.1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概念  22
    2.1.2 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内涵  22-24
    2.1.3 邓小平富民思想提出和实践的现实意义  24-26
  2.2 邓小平富民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  26-33
    2.2.1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6-29
    2.2.2 邓小平现代化“三步走”战略  29-30
    2.2.3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及现实意义  30-32
    2.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意义  32-33
  2.3 邓小平富民思想在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障碍分析  33-44
    2.3.1 当前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  33-36
    2.3.2 当前国民贫富差距较大  36-40
    2.3.3 腐败现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敌  40-42
    2.3.4 国民受教育程度差别制约共同富裕的实现  42-44
3. 邓小平富民思想在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障碍对策  44-55
  3.1 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对策  44-47
    3.1.1 改变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现状,避免重复建设,发挥地区优势  44-45
    3.1.2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45-47
  3.2 解决国民贫富差距问题的对策  47-50
    3.2.1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7-49
    3.2.2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49-50
  3.3 抑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对策  50-52
    3.3.1 加强思想教育,重视政治教育工作  50
    3.3.2 提高公务员的物质待遇,建立廉政公积金制度  50-51
    3.3.3 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51
    3.3.4 进一步健全法制,加大打击力度  51-52
  3.4 解决国民教育程度不均衡的对策  52-55
    3.4.1 着力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使国民能够公平的接受教育  52-53
    3.4.2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改革  53
    3.4.3 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实现高等教育人才的合理配置  53-55
参考文献  55-58
后记  58-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2. 湛江湾微生物群落在不同营养梯度水体中的变化,Q938.8
  3. 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对水分胁迫及污染物暴露的响应,X52
  4. 富硒米糠微波稳定化研究和蛋白提取工艺,TS210.9
  5. 山仔水库沉积物蓝藻复苏环境影响因子研究,X524
  6. 瑞安市土壤和农作物中硒调查分析及富硒农产品开发策略研究,S153
  7. 富士苹果MdCBF1基因的功能分析,S661.1
  8. 关于禁止人体器官买卖的伦理对策探究,R-052
  9. PRP/BIO-OSS复合物对纯钛金属钉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R783.6
  10. 鄂南富县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11. 大鼠肝癌演进中三种生化因子及相关药物干预的研究,R735.7
  12. 保德煤矿奥灰富水性及1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TD745
  13. 含吡啶基因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O621.3
  14. 富马酸对PBT结晶性能和熔融行为影响的研究,TQ323.4
  15. 湛江地区大型饮用水供水水库污染状况研究与管理,X524
  16. 基于富勒烯的纳米复合聚合物的研究,TB383.1
  17.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数值模拟,U455.43
  18. 我国新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研究,F124.7
  19. 网页二维矢量图形协同绘制技术研究与实现,TP391.41
  20. 青堆子湾营养盐季节变化特征及多种富营养化评价方法的比较,X55
  21. 鼠尾藻对中肋骨条藻的克生作用及其对CO_2加富的响应,X55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邓小平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