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研究
作 者: 谭智奇
导 师: 苏平富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 资本伦理
分类号: A81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当代学术研究中,很少有人对马克思的资本伦理思想进行研究。其实马克思的资本伦理思想很丰富,“商品”、“货币”、“工资”、“利润”等都是马克思“资本”内容的体现。马克思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将资本的研究与道德的研究放在同一层面,通过对以资本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剖析,从而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进行批判。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资本家、资本与工人、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得出资本伦理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恶”。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为资本家劳动受到资本家剥削,资本家与工人表现为不平等性。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资本家的剥削性,工人阶级被剥削性。工人在劳动中处于一种异化状态,而这种异化的实质即资本伦理的缺失。马克思也认识到,尽管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恶”,但却仍掩盖不了其“善”的一面,并对资本的“善”作了分析。我们要通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下资本“善”与“恶”的分析,从而正确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即抑制资本的“恶”,发展资本的“善”。本文运用文本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唯物辩证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早期的一系列经济学手稿以及《资本论》中的资本伦理思想的来源、逻辑思路、基本内容进行解读,同时对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启示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立足马克思的文本,对资本伦理概念进行界定。论文首先从资本、伦理的起源、概念入手,结合马克思著作中对资本与伦理的分析得出资本伦理的含义:资本伦理是资本运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善恶观念。凡是符合社会发展本质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也可以说,资本伦理就是资本与社会道德的一种关系,它反映的是资本与人类社会、资本与人、资本与资本之间的各种关系。第二部分论述了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资本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方法论。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了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为其研究资本伦理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二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理想。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以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伦理提供了间接性的资本伦理思想内容;三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经济伦理思想,从而分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伦理思想;四是恩格斯从具体的资本主义社会实际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不平等性,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性的批判,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伦理思想提供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第三部分主要梳理了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的形成过程。马克思的资本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一系列手稿和《资本论》中。在一系列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工资、货币、资本、分工、需要、私有制和分配的分析,初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伦理思想。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剩余价值、劳动力以及商品的流通过程的进一步分析,系统的论述了资本伦理思想。第四部分主要介绍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资本的产生、发展过程,辩证地分析了资本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其反人道性,资本的增值性及其掠夺性,资本的平等性及其压迫性等资本伦理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探讨了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第一是要正确认识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本伦理价值观;第三是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抑制资本的消极伦理影响。本文重点在于从历史出发,深入考察和总结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从文本出发,深入探讨马克思一系列《手稿》及《资本论》中的资本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从现实出发,探索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对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本文的创新点:首先,通过解读文本,力图从发生学的角度挖掘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以便全面深入地去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其次,对于资本伦理的善恶含义及其内容的辩证分析,对于如何正确对待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要素的资本,即人格化的资本伦理思想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2 一、资本伦理概说 12-17 (一) 资本的起源及其含义 12-14 (二) 伦理的含义 14 (三) 资本伦理的定义 14-17 二、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17-25 (一) 古典哲学家的方法论 17-18 (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理想 18-19 (三)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资本伦理思想 19-22 (四) 恩格斯对资本家与工人之间不平等性的分析 22-25 三、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的形成 25-32 (一) 马克思对资本伦理思想的最初涉及 25-26 (二) 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的初步形成 26-28 (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伦理思想的阐述 28-32 四、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32-43 (一) 资本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与反人道性 32-35 (二) 资本的增值性与掠夺性 35-39 (三) 资本的平等性与压迫性 39-43 五、马克思资本伦理思想的几点启示 43-48 (一) 正确认识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3-44 (二) 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本伦理价值观 44-46 (三) 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抑制资本的消极伦理影响 46-48 结语 48-49 注释 49-54 参考文献 54-57 攻读硕士发表的论文目录 57-58 致谢(后记) 58-59
|
相似论文
-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开发与收益分配研究,G812.0
- 查尔斯·蒂利现代欧洲国家形成理论研究,D09
- 上市建筑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F426.92
-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 “中国NGO”的发展现状研究,D632.9
- 公共事业单位人力资本计量研究,D630.3
- 农村宗族活动中族员的行为策略研究,C912.82
-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原因研究,F224
- 基于心理资本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工作倦怠研究,B841
- 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决定的影响,F249.24
- 佳木斯地区多维度农民工就业管理体系研究,F249.2
-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研究,A811
- 国际工程领域人才培训体系构建,F426.92
-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 我国三次产业变化与就业之研究,F249.2
-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F124.7;F224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选集、文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