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历史性演进
作 者: 邵宇
导 师: 史艺军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共党史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资源 合法性资源 运行性资源
分类号: D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由政党来执政。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执政资源的充分与否关系到它能否完成执政使命,也关系到其执政的历史前景。中国共产党是通过领导人民革命而建立政权的,因而从执政之日起就已储备了丰富的执政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又积累了新的执政资源。执政党如果有效地加以利用,就能获得巨大的政治效益。中国共产党在积累新的执政资源的同时一些执政资源也在流失,如何防止执政资源流失、并不断扩充执政资源,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党执政的基础,是执政成本的决定性因素,是衡量党执政能力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体现。本文在认真汲取了国内学者关于执政资源研究的成果上,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演绎法、系统研究法等方法,从介绍党的执政资源开始,对党的执政资源进行一般性分类,将执政资源分为合法性资源和运行性资源两大类,其中合法性资源包括意识形态资源、政绩合法性资源等。运行性资源包括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和制度资源等。本文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执政开始,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结束,对党的执政资源的历史性演进进行论述。从整个历程来看,党一直在获得新的执政资源,这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同时,党也有部分执政资源正在流失。有些执政资源的流失,是体制改革、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可有些执政资源的流失,是纯属人为造成的。本文重点对执政资源的流失和有效扩充党的执政资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重视在实践上加强执政资源建设,而且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而科学地、有效地利用执政资源,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1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11-13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内涵 11-12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分类 12-13 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执政资源概述 13-18 (一) 合法性资源 13-14 (二) 运行性资源 14-16 (三) 这一时期党的执政资源的弱化和流失 16-18 三、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执政资源概述 18-22 (一) 合法性资源 18-20 (二) 运行性资源 20-21 (三) 这一时期党的执政资源的弱化和流失 21-22 四、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执政资源概述 22-27 (一) 合法性资源 23-24 (二) 运行性资源 24-25 (三) 这一时期党的执政资源的弱化和流失 25-27 五、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资源概述 27-31 (一) 合法性资源 27-28 (二) 运行性资源 28-29 (三) 这一时期党的执政资源的弱化和流失 29-31 六、对党的执政资源进行整合与扩充 31-36 (一) 合法性资源 31-33 (二) 运行性资源 33-36 结论 36-37 注释 37-39 参考文献 39-41 后记 41
|
相似论文
-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1919-1958),D239
-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 胡锦涛党建思想研究,D26
-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实践,D261
-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政治合作研究,K827
-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基本框架建设研究,D262.11
-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创新研究,D267.6
- 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评述之嬗变研究,K261.1
- 革命与乡村社会变迁,K265
- “民主新路”何以可能,D621
-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价值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61
- 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D25
-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启示,D231
-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D262.6
-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2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的领导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