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毛泽东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研究

作 者: 赫英红
导 师: 刘景钊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毛泽东 共产主义新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分类号: A8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共产主义新人学说是毛泽东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大致经历了三个相对独立的演进阶段。萌芽时期以圣贤、豪杰理想人格的强烈追求为主要特征;形成时期以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普通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为基本特点,同时以认识到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拯救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定力量为重要表现;成熟时期则以“又红又专”、“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培养为典型表现。毛泽东共产主义新人学说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萃取和对时代内容的融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为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思想资源,近代西方进步思想为其建构了时代性内容,空想社会主义观点则为其提供了历史教训,而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为其规约了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价值取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与不断的理论思考和构建过程中,毛泽东对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基本内容、“新人”的培养原则、实现路径等做了大量论述,形成了以高尚的人格为起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理论体系;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视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基本原则;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共产主义新人的根本途径,而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塑造光辉典范是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有效路径。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实践中,毛泽东共产主义新人学说对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性,对新时期人生价值实现的范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1
第1章 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历史演变进程  11-21
  1.1 尊崇圣贤理想人格  11-13
    1.1.1 青年时期的圣贤人格思想  11-12
    1.1.2 圣贤理想人格的现实实践:新村试验  12-13
  1.2 重视社会普通民众  13-18
    1.2.1 农民是实现共产主义新人的关键力量  14-15
    1.2.2 青年是实现共产主义新人的基本力量  15-16
    1.2.3 妇女是实现共产主义新人的主要力量  16-18
  1.3 高扬人的主体性  18-21
第2章 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理论来源  21-26
  2.1 中国传统文化为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思想资源  21-22
  2.2 近代西方进步思想为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构建提供了时代性内容  22-23
  2.3 大同社会观点为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构建提供了历史教训  23-24
  2.4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为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构建提供了根本的价值路向  24-26
第3章 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基本内容  26-40
  3.1 高尚的人格  26-29
    3.1.1 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6-27
    3.1.2 求真务实的作风  27
    3.1.3 十足自信、乐观进取  27-28
    3.1.4 廉洁奉公,严于利己,宽以待人  28
    3.1.5 勤奋、谦虚的学习态度  28-29
  3.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  29-31
    3.2.1 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29
    3.2.2 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人民疾苦  29-30
    3.2.3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  30
    3.2.4 “大公无私”是共产主义新人要求的最高准则  30-31
  3.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1-40
    3.3.1 个性解放  31-33
    3.3.2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  33-37
    3.3.3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37-38
    3.3.4 培养“社会多面手”  38-40
第4章 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实践方法  40-47
  4.1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奋斗观是共产主义新人学说形成的主观前提  40-41
  4.2 坚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共产主义新人学说实现的根 本路径  41-43
  4.3 群众路线是共产主义新人学说形成的基本途径  43-44
  4.4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主义新人改造主观世界的基本方法  44
  4.5 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光辉典范具有恒久的示范效应  44-47
第5章 共产主义新人学说的当代意义  47-54
  5.1 共产主义新人学说增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性  47-49
  5.2 共产主义新人学说规约了新时期人生价值的实现目标  49-52
    5.2.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生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  49-51
    5.2.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检验党员廉政的根本尺度  51-52
  5.3 共产主义新人学说指明了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的方向  52-54
    5.3.1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方针  52-53
    5.3.2 “又红又专”的“社会多面手”的“新人”为塑造现代化的新型人才树立了典范  53-54
结语  54-55
参考文献  55-57
致谢  57-58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8

相似论文

  1.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2.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3. 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创造性贡献,A841
  4.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5.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研究,A841
  6.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农业思想研究,F091.93
  7. 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军关系的早期探索,D231
  8. 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文化翻译研究,I046
  9. 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比较研究,D693.0;A841.6
  10. 毛泽东矛盾观与阿尔都塞多元决定论之比较研究,B565.59
  11. 毛泽东集体主义价值观探析,A841.6
  12.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与蒋介石争夺和平话语权问题的研究,K266
  13. 美术作品中的毛泽东形象研究,J205
  14. 毛泽东时代的现代性想象,J209.2
  15.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I046
  16.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刑法思想研究,D909.2;D924
  17. 浅析毛泽东对俄国民粹主义的超越,A841
  18. 唯物史观视野下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B03
  19. 毛泽东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当代价值研究,G124
  20. 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毛泽东诗词英译综评,H315.9
  21. 1940年代周扬、冯雪峰对《讲话》阐释的差异性研究,I206.6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 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