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第三党”创建初期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及原因分析

作 者: 康宏
导 师: 李田贵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第三党 革命道路选择 原因
分类号: K2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蒋介石独裁政府的黑暗统治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国际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使国内各种矛盾更加激化。既不满意国民党也不满意共产党的一部分激进的小资产阶级为了寻求解放中国的革命道路组建了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又称“第三党”,它继承和发扬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对中国的前途命运进行了积极的求索。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上,第三党通过对中国国情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思想理论,如实施土地革命把农民从封建主义枷锁下解放出来,实施平民革命建立工农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和中国的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等,第三党的纲领充满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激情,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有许多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相一致,这些充分说明第三党的积极性和进步性。但是第三党的思想也有一些缺陷,而这些缺陷恰恰导致了第三党与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分道扬镳,使它最终选择了一条介于两党之外的中间道路。分析它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可以看出第三党在当时虽然受到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但是由于它的思想主要继承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精神,还有它自身小资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局限性,使它的思想理论明显具有小资产阶级的偏激性。纲领虽然声称第三党代表农工利益,却又不承认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第三党的土地政策虽然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但却反对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希望通过和平收买的方式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其不能解决土地问题,农民的积极性不能真正充分调动起来。事实说明,在蒋介石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下的中国,企图建立所谓的“平民政权”幻想在国共两党之外走中间路线,成为独占中国革命领导权的小资产阶级政党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走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对于今天我们更加坚定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8
一、特殊的国情背景及第三党对革命道路的选择  8-17
  (一) 第三党创建前后的社会历史条件  8-10
    1. 国共领导的国民革命失败后阶级关系的新变动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8-9
    2. 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深化  9-10
  (二) 第三党对中国国情的分析认识  10-13
    1. 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  10-11
    2. 对中国政党关系的认识  11-13
  (三) 第三党的纲领集中反映了其选择的革命道路  13-17
    1. 反帝反封坚持革命是其纲领的核心内容  13-14
    2. 明确提出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14-15
    3. 提出劳动平民阶级是领导阶级  15-17
二、第三党革命道路理论  17-32
  (一) 第三党革命道路理论内容  17-23
    1. 实施土地革命解决农民问题  17-19
    2. 实施平民革命建立农工为领导的平民政权  19-21
    3. 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21-23
  (二) 第三党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  23-32
    1. 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3-24
    2.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4-32
三、第三党选择革命道路所表现的政党特征  32-40
  (一) 第三党的政党特性及其局限性  32-34
    1. 第三党的小资产阶级政党特性  32-33
    2. 第三党的组织构成及其思想特点  33-34
  (二) 第三党的革命道路实质上是中间道路  34-40
    2. 不符合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35-37
    3. 走新民主主义道路进而步入社会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选择  37-40
结论  40-41
参考文献  41-46
附录  46-48
后记  48-4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9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3.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4.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5.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6. 东莞农村初中生自我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G637
  7. 欧美召回制度与我国纺织品召回原因及影响研究,F426.81
  8. 中小学汉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G633.3
  9. 论朱子学官学化的原因,B244.7
  10. 对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分析,C912.6
  11.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研究,G637
  12. 古浪县民营企业劳资冲突与调适问题研究,F276.5
  13. 《<史记>选读》教学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G633.3
  14. 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中英语教师语码转换研究,H319
  15. 中国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写作中的写作障碍和写作焦虑研究,H319
  16. 石家庄烟草物流中心逆向物流问题研究,F426.8
  17. 物业管理纠纷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922.181
  18. 法医病理学案例研究报告及综述,D919
  19. 抑抗汤调节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的研究,R271.1
  20. 当前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R-051
  21. 加拿大日裔移民研究(1887-1941),K771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