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形势下村级党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 者: 王均宁
导 师: 范红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共党史
关键词: 新形势 村级党组织 农村党员 机制 执政能力
分类号: D26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村级党组织作为党组织体系中最庞大、最基层的组织,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高度,重新审视自身环境的变化,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贯彻与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推进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近些年来,村级党组织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村级党组织工作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面临一些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势必影响村级党组织可持续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基于上述的背景,本文把村级党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作为研究对象,以湛江市村级党组织现状为切入点,运用农村基层党建理论成果,分析当前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解决村级党组织建设问题的基本思路及具体对策。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较系统地介绍中国共产党关于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阐述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通过调查湛江市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提出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这一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和创新处所在。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发展促党建;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构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新格局;从健全机制入手,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执政能力等思路。通过创新党员队伍建设机制、完善村级干部建设机制、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理顺村“两委”关系、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措施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前言 7-11 (一) 选题来源 7-8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8-10 1、关于村级党组织现状的研究 8-9 2、关于探讨村级党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 9 3、关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 9-10 (三) 研究方法 10-11 一、加强与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11-19 (一) 中国共产党关于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11-16 1、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村级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思想 11-12 2、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12-13 3、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村级组织建设的理论 13-14 4、以胡锦涛为核心党中央关于村级党组织建设理论的新成果 14-16 (二) 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16-19 1、加强与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16 2、加强与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16-17 3、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 17-18 4、加强与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18-19 二、新形势下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9-32 (一) 湛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与村级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19-20 (二) 当前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5 1、党员队伍结构老化 20-21 2、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 21-23 3、村支部的领导能力不强 23 4、组织设置不完善 23-25 5、村“两委”关系不协调 25 6、党建经费严重缺乏 25 (三) 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5-32 1、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 26-27 2、执政资源被削弱 27 3、经济条件的制约 27-29 4、部分农村干部思想认识滞后 29-30 5、制度与机制不健全 30-32 三、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32-48 (一) 加强与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32-33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发展促党建 32 2、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构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新格局 32-33 3、从健全机制入手,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执政能力 33 (二) 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对策 33-48 1、创新党员队伍建设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4-39 2、完善村级干部建设机制,提高村级党组织领导能力 39-42 3、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构筑新组织体系 42-43 4、理顺村“两委”关系,增强“两委”工作合力 43-44 5、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级党组织提供党建经费保障 44-46 6、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46-48 结束语 48-49 注释 49-52 参考文献 52-5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7-58 后记 58-59
|
相似论文
-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 面向服务的多主体协作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P393.09
-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TP393.02
-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 公共部门中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探研,F272.92
-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状况研究,G522.3
- 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机制研究,G645.1
- Web2.0下的网络隐私权与个人数据保护研究,G350
- 基于文化体验旅游的综合类博物馆旅游发展运营探究,G269.2
- 我国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机制研究,G273.5
-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S157
- 徽州稻区白背飞虱发生规律及迁飞生物学研究,S435.112.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的建设 > 党的基层工作 > 农村、乡镇企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