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战时期延安新干部的培养

作 者: 由晶
导 师: 史会来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中共党史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延安 新干部培养
分类号: D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干部是党的路线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是民族革命斗争的组织者和带头人。特别是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肩负着领导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重任。为完成如此伟大的历史任务,党中央和毛泽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通过多种途径,尤其是通过创办各级各类的干部学校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抗日新干部,从而保证了全面抗战路线的贯彻执行,提供了抗战胜利的人才保障,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坚实基础。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系统分析法对抗战时期延安新干部的培养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初步的系统分析。论文剖析了抗战时期延安新干部培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初步梳理了延安新干部培养的历史轨迹,论证了延安新干部培养的成就,并从新的角度归纳出其历史经验。本文认为,抗战时期延安所培养的新干部,不仅充实了干部队伍,而且储备了抗战建国的人才。本文不局限于现有成果中多侧重于研究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新干部培养中的思想理论建树的范式,而着眼于考察延安新干部培养的实践贡献。考察抗战时期延安新干部的培养,不仅丰富了抗战史的研究,而且对于我们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做好新时期党的干部培养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绪论  8-14
  1.1 课题的提出  8
  1.2 研究意义  8-9
  1.3 文献综述  9-12
    1.3.1 国内文献综述  9-11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1-12
  1.4 主要内容  12
  1.5 研究方法  12-14
第2章 延安新干部培养的历史背景  14-22
  2.1 党历来重视干部培养  14-16
  2.2 民族战争的需要  16-18
    2.2.1 担负抗战重任  16-17
    2.2.2 改善干部队伍状况  17-18
  2.3 进步青年涌入延安  18-19
  2.4 继往开来的考虑  19-20
    2.4.1 储备建国人才  19-20
    2.4.2 充实干部队伍  20
  2.5 本章小结  20-22
第3章 延安新干部的培养工作  22-38
  3.1 干部培养的标准和原则  22-26
    3.1.1 德才兼备  22-24
    3.1.2 学用一致  24-26
  3.2 新干部培养的主要方式  26-32
    3.2.1 创办各级各类的干部学校  26-27
    3.2.2 组织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  27-32
  3.3 整风运动促进新干部的培养  32-35
  3.4 加强对新干部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  35-36
  3.5 本章小结  36-38
第4章 延安培养新干部的成效和历史经验  38-45
  4.1 延安新干部培养工作的成效  38-39
    4.1.1 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38
    4.1.2 能力超群领域广泛  38-39
  4.2 延安新干部培养的历史经验  39-43
    4.2.1 坚持党的领导  39-40
    4.2.2 思想教育第一  40-41
    4.2.3 投身实际斗争  41-42
    4.2.4 实行产学结合  42-43
  4.3 本章小结  43-45
结论  45-47
参考文献  47-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1-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2.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3. 论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D231
  4. 抗战时期四川农业贷款探析,K265
  5. 抗战时期四川省学生救助探析,K265
  6. 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研究,D231
  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贷款研究,K265
  8. 延安时期电化教育历史研究与经验启示,K265
  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发展研究,F729
  10.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日本人反战运动,K265.9
  11. 后期延安诗歌的创作研究,I207.25
  12. 从《解放日报》看延安时期女性作家的创作,I207.42
  13. 周扬与“延安文艺”生成的关系研究,I206.6
  14. 鲁迅与延安文艺,I206.6
  15. 基于利益视角的乡镇公务员行为分析,D630.3
  16. 论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D642
  17. 试论延安时期我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实践和现实启示,D61
  18.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启示,D231
  19.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及启示,D231
  20.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D231
  21. 延安市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益关系研究,F30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