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建设
作 者: 赵文博
导 师: 史会来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中共党史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陕甘宁地区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社会建设
分类号: D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即陕甘宁边区亦简称为边区)的社会建设为考察对象,研究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是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该地区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所进行的社会建设:政治上,普遍实行了民主选举和民主人士参与管理,廉洁的执政作风更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的广泛赞誉;法制上,借鉴古今中外的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根据地的法制社会,保证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新建了工业,基本上排除了半殖民地因素和半封建因素的经济;文化上也同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新旧社会的历史转变。社会建设使这里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了一块人们向往的地方。在论文的最后总结党进行社会建设的作用与意义。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社会建设的角度,一个相对独立的时间单元——抗日战争时期,来考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促进社会的进步。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总后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不仅成为全国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典范,孕育了新中国的雏形,民族复兴的希望在这里燃起,这里的经验更对后人有不竭的借鉴意义,在当前举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的时代背景下,相信回顾党在延安时期的历史会让我们在发展的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1章 绪论 7-12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8 1.1.1 课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7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8-10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8-9 1.2.2 国外研究动态及分析 9-10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0-12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0-11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1-12 第2章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环境 12-20 2.1 陕甘宁地区的地理状况 12-13 2.2 陕甘宁地区的社会状况 13-15 2.2.1 人口与民族 14 2.2.2 文化与教育 14-15 2.2.3 经济水平 15 2.3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演变 15-19 2.4 本章小结 19-20 第3章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建设 20-51 3.1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建设 20-27 3.1.1 民主政治建设 20-24 3.1.2 廉洁执政的作风建设 24-27 3.2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 27-33 3.2.1 法制建设的基本精神 28-29 3.2.2 立法与司法建设 29-33 3.3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33-42 3.3.1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33-34 3.3.2 经济建设的进程 34-36 3.3.3 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 36-41 3.3.4 经济建设的作用 41-42 3.4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 42-50 3.4.1 文化建设的指针 42-44 3.4.2 文化建设的发展及其成果 44-48 3.4.3 文化建设的历史作用 48-50 3.5 本章小结 50-51 第4章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社会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51-57 4.1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社会建设的作用 51-54 4.1.1 对全国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示范作用 51-52 4.1.2 孕育了新中国的雏形 52-54 4.2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社会建设的意义 54-56 4.2.1 民族复兴的真正希望 54-55 4.2.2 对新时期党执政的借鉴意义 55-56 4.3 本章小结 56-57 结论 57-59 参考文献 59-65 致谢 65
|
相似论文
-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家的道德责任研究,B82-053
- 抗战时期《中央日报》社论的舆论引导研究,K265.9
-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民国遗产税法律制度,D922.22
-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刑法思想研究,D909.2;D924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女子教育研究,G776
- 社会转型期我国实现民族平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633
-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C912.1
- 社会建设中的社区秩序构建,C916
- 5W模式下的重庆本土媒介研究,G219.29
-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F124.7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比较研究,D231
- 抗日战争前后国民政府对甘肃农业的开发与扶持,K265
- 抗战时期重庆钢铁产业的曲折发展研究,K265
-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物价问题探析,K265
-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传承,G649.2
- 两型社会建设下农村资源与环境纠纷的实证研究,X2
- 盟国通过西北地区的对华军事援助,K265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61
- 刘少奇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239
- 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谢觉哉的人民调解思想研究,D909.2
- 我国诉前调解机制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D925.1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