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及其启示
作 者: 李萍
导 师: 李学丽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键词: 阿马蒂亚·森 自由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分类号: D0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自由看待发展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视角。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在其著作《以自由看待发展》中阐述了他对发展的独到见解,从阿马蒂亚·森的行文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引导性作用,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彻底改变了传统狭隘发展观的旧范式,从自由的角度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观,在他那里,自由是一种可行能力,是一种权利,认为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阐述了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彰显了社会发展的人本价值取向,对于正确理解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及其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法、比较研究的方法,从简介阿马蒂亚·森的生平及对自由的定义入手,引出了其以自由看待发展的思想来源,论述了自由发展观与马克思思想的主要关联;根据其著作行文的线索,深入剖析了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的两个核心—自由与发展,指出自由是发展的主要目的与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即具有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人本化趋向、彰显了社会发展的伦理因素、从自由的角度诠释发展这些理论特征,同时也存在对个人自由的过度强调、可行能力概念论述模糊、忽视社会制度的性质对人的自由的决定作用等理论局限;文章的最后,挖掘了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对于理解、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借鉴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可以从这三方面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化解读、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从而全面系统的把握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对于我国当代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启示: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核心、突出发展的能力建设、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对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的深入剖析挖掘其对于理解、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是文章颇有新意之处。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4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0 1.1.1 课题的提出 9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0 1.2 文献综述 10-13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10-12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分析 12-13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4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14 第2章 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的思想来源 14-22 2.1 阿马蒂亚·森的生平及其对自由的定义 14-16 2.1.1 阿马蒂亚·森不凡的人生简介 14-15 2.1.2 阿马蒂亚·森对自由的定义 15-16 2.2 马克思自由思想对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理论影响 16-21 2.2.1 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16-18 2.2.2 马克思自由思想是森氏自由发展观的思想来源 18-20 2.2.3 亚里士多德与亚当·斯密对阿马蒂亚·森的影响 20-21 2.3 本章小结 21-22 第3章 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22-33 3.1 发展的内涵及其发展观的演进 22-25 3.1.1 发展的内涵 22-23 3.1.2 发展观的演进历程 23-25 3.2 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的两个核心 25-28 3.2.1 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 25-27 3.2.2 自由是发展的重要手段 27-28 3.3 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的理论特征 28-32 3.3.1 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人本化趋向 28-30 3.3.2 彰显了社会发展的伦理因素 30-31 3.3.3 从自由的视角诠释发展 31-32 3.4 本章小结 32-33 第4章 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的中国启示 33-44 4.1 自由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 33-37 4.1.1 共同的思想要素:以人为本 33 4.1.2 共同的理论指向:全面发展 33-34 4.1.3 森氏自由发展观对理解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34-37 4.2 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37-40 4.2.1 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 37-38 4.2.2 重视发展的能力建设 38-39 4.2.3 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39-40 4.3 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的理论局限 40-43 4.3.1 对个人自由的过度强调 40-41 4.3.2 忽视了社会制度的性质对人的自由的决定作用 41-42 4.3.3 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概念模糊 42-43 4.4 本章小结 43-44 结论 44-46 参考文献 46-50 致谢 50
|
相似论文
-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研究,D61
-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 科学发展观的双重维度审视,D61
-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湖北省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研究,F426.82
-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利益整合,D61
-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统筹解决我国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D616
-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会公平,D616
- 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研究,G641
- “90后”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意义,A811
- 石家庄市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研究,F205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法治研究,D922.68
- 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D25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研究,F301
-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立法观探析,D920.0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天津发展创业型经济研究,F279.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其他政治理论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