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面向对象的公共政策方法研究
作 者: 王启新
导 师: 米加宁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政策分析 政策移植 系统理论
分类号: D0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公共政策研究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在国内外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对各个时期的政府管理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和正在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政策的巨大成功带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进步。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转轨,使政策问题比其它任何时候都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这构成了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发展的重要动力,政策分析及其基础理论研究从此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然而,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政策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研究体制,如何进一步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化、高效化和民主化水平,等等。然而,现有对公共政策的分析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的探讨,没有能够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实用性不强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瓶颈。因此,有必要对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并对其未来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不仅对今后公共政策研究和政府科学决策的实践,而且对政策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及学科的未来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西方公共政策分析理论的引进和介绍,详细阐述了多要素条件下政策分析理论、系统仿真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场景分析理论和未来研究理论等政策理论工具在政策分析过程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政策分析方法在实际政策制定当中的应用与可操作化的步骤和方法,并且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来分析阐述实践中不同政策制定参与者在政策分析过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通过对荷兰TNLI政策制定的成功案例分析,以及中国松花江流域治理的政策探索,对将西方政策分析工具移植到中国政策分析领域做出了一次尝试,以此来探索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可操作化的科学有效的政策分析模式,供决策者在实践中参考应用。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21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研究假设 10 1.3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0-12 1.3.1 研究背景 10-11 1.3.2 研究的目的 11 1.3.3 研究的意义 11-12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8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2-13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3-18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 18-21 1.5.1 研究方法 18-19 1.5.2 论文的结构安排 19-21 第2章 政策分析的理论研究 21-32 2.1 面向对象的公共政策分析的概念的提出 21-23 2.1.1 政策性、组织性和过程性 21-22 2.1.2 技术与管理的特征 22 2.1.3 相关要素的网络性分布 22 2.1.4 问题的长期性 22-23 2.1.5 复杂性 23 2.2 系统问题分析的解决方法 23-31 2.2.1 问题的理性化 24 2.2.2 理性问题陈述 24-26 2.2.3 问题解决的理性化过程 26-28 2.2.4 政策分析者在政策分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28-29 2.2.5 政策分析研究的步骤 29-30 2.2.6 政策分析框架 30 2.2.7 政策分析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30-31 2.3 本章小结 31-32 第3章 政策分析工具 32-42 3.1 系统动力学理论 32-35 3.1.1 系统 32-33 3.1.2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33 3.1.3 系统动力学在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33-35 3.2 系统仿真理论 35-39 3.2.1 仿真 35-36 3.2.2 系统仿真原理 36-37 3.2.3 系统仿真原理在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37-39 3.3 场景分析理论 39-40 3.3.1 场景分析理论相关概念 39 3.3.2 场景分析理论在政策分析过程中的应用 39-40 3.4 本章小结 40-42 第4章 政策分析方法在荷兰TNLI案例的应用 42-50 4.1 案例背景 42 4.2 政策分析过程 42-45 4.3 对政策空间的界定 45-47 4.4 计算机模型的建立 47-49 4.5 本章小结 49-50 第5章 政策分析在松花江污染治理中的探索应用 50-64 5.1 研究背景 50-51 5.2 问题的提出 51-52 5.3 系统的结构化框架 52-53 5.4 关键性因素分析 53-60 5.4.1 管理体制 55-56 5.4.2 治理污染技术成本 56-57 5.4.3 松花江流域企业生存能力 57-58 5.4.4 季节性气候影响以及洪水威胁 58-59 5.4.5 地方GDP诉求压力 59 5.4.6 国际外交压力 59-60 5.4.7 水资源利用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60 5.5 场景分析 60-62 5.6 计算机模型的建立 62-63 5.7 本章小结 63-64 结论 64-65 参考文献 65-70 致谢 70-7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1
|
相似论文
- 区域内示范性高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639.2
-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教育政策分析,G521
- 十六大以来成都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政策分析,G527
- 室内装修后空气中甲醛污染检测、分析与控制,X831
-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政策分析,F249.2
- 中国刘易斯转折点及劳动力发展的政策研究,F249.2
- 中国FDI利用质量研究,F832.6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风险评价,F224
- 基于路用混凝土耐久性的水泥细度特征研究,TQ172.12
- 机床制造中的并行工程与虚拟装配,TH16
-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研究,I046
- 系统治理视阈下的村民自治研究,D422.6
-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G322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幕墙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F224
-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的研究,F321.42
- 中小区域内物流园区的选址与规划研究,F259.2
- 全国能源需求问题预测的若干方法及其比较,F206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山东省物流人才需求分析,F259.27
- 系统动力学仿真在城市化政策分析中的应用,F299.2
- 陆海交界区域多源重力数据的融合处理方法研究,P223
- 基于改进的GM模型在矿山安全事故预测中的应用及分析,F426.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国家理论 > 国家行政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