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私权界理论研究
作 者: 李晓明
导 师: 张爱军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 权界
分类号: D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是处理国家和公民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政治运作体系中,只有在公共领域得到有效限制并有适当发展的社会内,权力才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公开的监督和控制;只有在私人领域被明确规定在一个适度范围内的社会里,个人的自由才能够最好的得到保障。本文将公共领域分为官方公共领域和非官方公共领域,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着力探讨三者之间互动关系。论文在结构上表现为以下三个部分:一、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定,主要侧重于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概念之特定内涵的分疏及厘定。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内涵和外延在漫长历史中经历了不断演化的过程,直到近代,个人和国家之间被划出了明显界限,并通过法律将这个界限或范围规定下来,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才得以真正建立。二、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互动,侧重于展示官方公共领域、非官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求清晰呈现出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是人类生存的不同空间,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公共领域维持社会秩序,私人领域促进社会进步。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明确界分并相辅相成:一方面,任何一方无限扩张或式微都会影响到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二者主旨都在于维护个人基本权益和自由。在政治实践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要被控制在一个适度范围内,实现二者和谐互动。三、中国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现状及其改善,主要围绕中国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存在问题进行反思。目前中国正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关系存在诸多的问题: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模糊不分、社会政治主体定位含混、私人领域本身脆弱等。不断完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对于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引言 9 一、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研究综述 9-12 (一) 关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概念的疏解 9-10 (二) 关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关系的分析 10-11 (三) 关于中国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考察 11-12 二、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定 12-18 (一)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历史演进 12-17 1. 古希腊时期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12-14 2.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14-15 3. 近代以来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15-17 (二)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内涵 17-18 三、辩证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18-31 (一) 公共领域的基本功能 18-22 1. 官方公共领域的功能 18-19 2. 非官方公共领域的功能 19-22 (二) 私人领域的价值 22-25 1. 私人领域是一种天然良好空间 22 2. 私人领域保障人的基本行动能力 22-23 3. 私人领域是实现人类价值的场所 23-24 4. 私人领域为人的发展提供机会和保证 24 5. 私人领域促进人的发展 24-25 (三)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权界 25-31 1. 防止公共领域的无限膨胀 25-27 2. 防止私人领域的过度发展 27-31 四、中国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现状 31-36 (一)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模糊 32-33 (二) 公共领域的不完善和目标不明朗 33-35 1. “政治权力主体”的思维模式 33-34 2. 社团组织体制依赖性和权力私人化 34-35 (三) 私人领域相对脆弱 35-36 1. 依赖外力维系,不具备与政治权力“讨价还价”能力 35-36 2. 明显的“卡理斯玛”诉求 36 五、解决中国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存在问题的现实途径 36-41 (一) 完善私人领域 36-38 1. 切实保护私人财产 36-37 2. 培养公民精神 37-38 (二) 完善公共领域 38-41 1. 缩减公共领域权力的范围 38-39 2. 以法律调节公共领域 39-41 结束语 41-42 注释 42-45 参考文献 45-48 后记 48-49
|
相似论文
- 基于微博构建的公共领域研究,G206
- 知识共享和著作权制度的未来模式,D923.41
- 交往范式及其对泰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启示,B089.1
- 网络条件下青年群体公共和私人领域的构建与维护,C913.5
- 中国青年网民对微博的使用态度研究,G206
- 网络互动与公共领域的重构,G206
- 哈贝马斯及其《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研究,B516
- “网络问政”:协商民主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网络政治景象,D621
- 网络公共领域公民意识的建构研究,G206
- 从公共领域精神检视中国新闻时政杂志对“三农问题”的观照,G237.5
- “群己权界”视角下的网民行为规范及保护,G206
- 科层组织内行政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割据研究,C912
- 罗尔斯公共理性观研究,D097.12
-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市民社会”思想之比较,D091
- 权利平等下的女性关怀,C913.68
- 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C912.82
- 中国大陆网络耽美文化研究,G122
- 安全、自由、参与,D521
- 对我国网络隐私保护的法律分析,D923
- 民国时期南昌消防事业研究,D69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