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绩效棱柱的地方政府绩效的评估与提升对策研究
作 者: 綦小广
导 师: 彭国甫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绩效棱柱 地方政府 绩效评估 提升对策
分类号: D0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2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政府绩效评估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各国政府对政府绩效评估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政府绩效评估,把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运用什么框架、方法和模型来进行绩效评估,成为政府绩效研究的焦点。由于政府绩效本身就是一个多重层次的概念,现有的框架、方法和模型仅仅部分地阐明了它的复杂性,即只是解决了某一层次或某一方面的问题,并不能全面而又合理地解决政府的绩效问题。绩效棱柱自身所具有独特优势。绩效棱柱自提出来的那天开始,就以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一是关注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绩效棱柱理论认为,组织要想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关注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二是框架的逻辑结构严谨,系统性强。绩效棱柱较之传统的绩效评估框架和方法,其逻辑结构更为严谨,更注重整体评估,系统性更强,做到了过程与结果并重、绩效与公平并重。三是框架模型具有灵活性,且能不断自我完善。因此,借鉴国外企业运用绩效棱柱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及其政府部门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政府绩效棱柱指标体系,并把它运用到我国政府的绩效评估中去,有利于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理念的科学化、绩效评估指标的科学化、绩效评估交易的低成本法。本文主要是把绩效棱柱框架模型引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构建绩效棱柱指标体系,对地方政府进行绩效评估,并基于绩效棱柱提出相应的绩效提升对策。因此,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增强绩效棱柱在我国的应用性、把绩效棱柱应用到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中来,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其次,本文指出绩效棱柱与其它评估框架和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势,阐述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运用绩效棱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据修正的原则对绩效评估进行修正。接着,论文根据修正后的绩效棱柱,从利益相关者满意、利益相关者贡献、战略、流程、能力五个维度来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对长沙、株洲、湘潭、衡阳4个地级市从2001年到2006年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绩效棱柱的特点、棱柱指标体系内容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地方政府绩效提升的四条对策:一是健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二是着力提高民众幸福指数;三是切实保障共享发展成果;四是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17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0-12 1.1.1 选题背景 10-11 1.1.2 选题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5 1.2.1 关于绩效棱柱介绍性研究 12-13 1.2.2 关于绩效棱柱运用研究 13-14 1.2.3 关于绩效棱柱与政府绩效评估关联的研究 14 1.2.4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短评述 14-15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1.3.1 研究思路 15 1.3.2 研究方法 15 1.4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15-17 1.4.1 研究内容 15-16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6-17 第2章 绩效棱柱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工具 17-27 2.1 绩效棱柱的基本内容及比较优势 17-18 2.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运用绩效棱柱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8-22 2.2.1 地方政府运用绩效棱柱的必要性 18-21 2.2.2 地方政府运用绩效棱柱的可行性 21-22 2.3 绩效棱柱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应用中的修正 22-27 2.3.1 绩效棱柱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应用中修正的必要性 22-23 2.3.2 绩效棱柱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应用中修正的原则 23-25 2.3.3 绩效棱柱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应用中的修正框架 25-27 第3章 基于绩效棱柱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7-50 3.1 地方政府绩效棱柱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子 27-33 3.1.1 地方政府利益相关者诉求因子 28-29 3.1.2 地方政府利益相关者贡献因子 29-30 3.1.3 地方政府的战略、流程和能力因子 30-31 3.1.4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因子 31-33 3.2 地方政府绩效棱柱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 33-40 3.2.1 逻辑框架概述 33 3.2.2 国内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框架综述 33-37 3.2.3 地方政府绩效棱柱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 37-40 3.3 地方政府绩效棱柱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40-50 3.3.1 利益相关者满意维度 40-43 3.3.2 利益相关者贡献维度 43-44 3.3.3 战略维度 44-45 3.3.4 流程维度 45-46 3.3.5 能力维度 46-50 第4章 基于绩效棱柱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型及实证研究 50-74 4.1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方法 50-55 4.1.1 层次分析法 50-51 4.1.2 数据包络分析法 51-52 4.1.3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 52-54 4.1.4 模糊综合评估方法 54-55 4.2 地方政府绩效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构建 55-57 4.2.1 建立指标集和评判集 55 4.2.2 确定指标权重集 55-56 4.2.3 构造模糊评估矩阵 56 4.2.4 进行模糊综合评估 56-57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证分析 57-74 4.3.1 评估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 57-61 4.3.2 评估样本选择及指标数据来源 61-69 4.3.3 评估结果的计算与获取 69-70 4.3.4 评估结果的综合分析 70-74 第5章 基于绩效棱柱的地方政府绩效提升对策 74-89 5.1 健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74-76 5.1.1 构建多元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 74-75 5.1.2 确定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75 5.1.3 建立健全相应的服务保障机制 75-76 5.2 着力提高民众幸福指数 76-81 5.2.1 着力提高民众幸福指数已成为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 76-77 5.2.2 集中力量有效提高民众幸福指数 77-79 5.2.3 把提高民众幸福指数作为评估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 79-81 5.3 切实保障共享发展成果 81-86 5.3.1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发展成果共享的前提 81-83 5.3.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发展成果共享的基础 83-84 5.3.3 完善公共服务机制是发展成果共享的保障 84-86 5.4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86-89 5.4.1 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的决策和制度体系 86 5.4.2 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86-87 5.4.3 大力发展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 87 5.4.4 建立科学完备的环保法律保障制度 87-89 结论 89-91 参考文献 91-95 致谢 95-9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7
|
相似论文
- 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D625
- 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630.1
-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东南沿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422.6
- 我国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研究,D630
- 地方政府城市建设绩效评估研究,D625
- 公民参与地方税务部门绩效评估研究,F812.42
- 地方政府媒介形象初探,D625
- 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创新,D625
- 兰州市西固区经济合作服务局绩效评估体系构建,F127
-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若干对策研究,F831.59
- 基于“公民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630
- 加纳地方政府的新公共管理研究,D630
- 地方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角色定位,D922.181
- 小城镇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F299.2
- 武汉工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F427
- 河北省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630
- 我国地方政府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选择研究,F832;F276.44
- 基于DEA的大连市社会保障绩效评估研究,F224
- 辽宁省中小企业政策完善研究,F276.3
- 地方政府药品价格监管研究,F726
- 中国城市户籍限制影响因素及其改革对策研究,D631.4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国家理论 > 国家行政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