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上海市区级政府民意收集机制研究

作 者: 朱晨光
导 师: 林冈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民意 民意收集 区级政府 中心城区
分类号: D6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研究政府民意收集机制为重点,带着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民意、民意在政府管理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政府管理中如何发挥民意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梳理了近年来党和政府以及有关国家领导人对于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的一些要求;在对民意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民意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综述了以美国为重点的国外民意研究的现状,同时对我国民意研究的发展与实践也作了相应的阐述。本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系统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围绕上海市中心城区区级政府开展民意收集的工作实践,对目前区级政府民意收集中领导直接走访基层、信访、门户网站征集意见、政风行风测评、居委会社情民意收集等主要途径逐一进行了概述,区分各个途径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且进行了综合分析。本文通过分析,了解到虽然目前区级政府收集民意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居民群众反映民意的渠道仍然不够畅通,政府管理的自上而下与民意传递的自下而上缺乏有机结合;区级政府在收集民意方面存在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居民反映诉求整体水平不高、民意收集的组织体系比较薄弱等问题。本文直面这些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指出区级政府要重视民意收集的制度与程序建设,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能力;拓展居民参与政府管理的渠道,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引导居民合理、合法的表达意见;建立科学规范的民意调查方法,保障民意传递的独立性,提高民意收集的科学性等。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绪论  12-23
  第一节 课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12-15
    一、公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对政府管理的挑战  12-13
    二、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成为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内容  13-14
    三、研究目的  14-15
  第二节 有关民意的名词解析  15-17
    一、民意的概念  15-16
    二、民意与舆情、舆论的区别及分析  16-17
    三、政府民意收集  17
  第三节 国内外民意研究现状  17-21
    一、国外民意研究综述  17-19
    二、民意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与实践  19-21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21-23
    一、研究思路  21
    二、研究方法  21-22
    三、创新点  22-23
第二章 上海市区级政府民意收集的现状  23-30
  第一节 上海市区级政府运作机制  23-25
    一、概述  23-24
    二、区级政府在民意收集中起着重要作用  24-25
  第二节 区级政府收集民意的主要途径  25-30
    一、政府主动深入基层收集民意  25-26
    二、信访中的民意反映  26-27
    三、门户网站意见征集  27
    四、政风行风测评  27-28
    五、社区居委会民意收集  28
    六、其它零散的民意收集  28-30
第三章 上海市区级政府民意收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0-37
  第一节 政府对民意收集的重视程度不够  30-33
    一、政府收集民意的主动性不强  30-31
    二、政府收集民意的运作程序不够完善  31
    三、民意诉求的渠道不够畅通  31-33
  第二节 居民反映诉求的整体水平不高  33-35
    一、群众表达意见的积极性不高  33
    二、非理性表达民意诉求的现象日益增多  33-34
    三、居民综合运用各种渠道反映诉求的能力不强  34-35
  第三节 民意收集的组织体系比较薄弱  35-37
    一、缺乏独立的收集民意的机构  35
    二、民意收集的主体以政府组织为主  35-36
    三、民意收集和研究的人才缺乏  36-37
第四章 上海市区级政府完善民意收集机制的对策措施  37-45
  第一节 重视民意收集的制度与程序建设  37-40
    一、从思想上提高对民意收集重要性的认识  37-38
    二、加强民意收集相关制度建设  38
    三、提高民意在政府决策中的影响力  38-40
  第二节 拓展居民参与政府管理的渠道  40-42
    一、引进科学规范的民意调查方法  40
    二、引导居民合理、合法地表达意见  40-41
    三、发挥各类媒介在民意诉求中的积极作用  41-42
  第三节 借助专业调查机构和队伍提高民意收集的科学性  42-45
    一、建议政府成立专门的民意收集部门  42
    二、发展独立的民意调查机构  42-43
    三、重视民意收集的人才队伍建设  43-45
第五章 结论  45-47
参考文献  47-50
致谢  50-5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1

相似论文

  1. 公共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立场与网络民意的错位研究,G206
  2. 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民主价值及路径选择研究,D630.1
  3. 上海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枢纽商业空间模式研究,TU984.13
  4. 论死刑的限制,D924.1
  5. 网络执政兴起原因探析,D630
  6. 网络民意的法理学透视,G206
  7. “围脖”·围观·围堵,G206
  8. 探索数字民意—我国民意调查报道研究,G212
  9. 基于“理性人”行为选择的衢州市中心城区社会停车需求研究,TU984.191
  10. 试论俄国民意党(1879-1884),K512.4
  11. 上海中心城区多层旧住宅外立面装饰改造研究,J525
  12. 民众与司法公正,D916
  13. 论渐进式废除死刑,D924.1
  14. 网络舆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研究,G206
  15. 从政府公共决策视角探析网络民意,D630
  16. 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D926
  17. 网络民意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D630
  18. 网络民意与网络问政,D630
  19.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研究,D622
  20. 《南方都市报》网络民意报道研究,G206
  21. 网络民意表达与司法独立关系之研究,D92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