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区管理评估体系研究
作 者: 宋妮妮
导 师: 朱国宏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道德 社区管理 绩效评估
分类号: D66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未成年人教育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中西方的国家政府、公共部门以及一些社会组织、团体,都采用一些适合自身国情的社会管理手段,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例如通过政策干预、绩效评估、社会监管、民意调查等方式,及时研究分析青少年的思想发展状况、德育成效、社会环境,形成政府导向。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2006年,中央派出督察组到全国部分省市进行督查,并提出各级政府都要积极探索创新工作载体及社会管理模式,为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二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的深化而改进和探索实践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目前教育系统已经建立了相关德育督查评估(试点)制度,主要是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较少涉及到家庭、社区等领域,而恰恰在这些领域,萌生着当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盲点和瓶颈问题。因此,本课题论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国家政府和公共部门开展公共管理,实施绩效管理、绩效评估的一些经验做法,从最基础的政府职能构成的“社区”平台着手,做以下四方面的研究:一是对应城区政府职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建设状况以及社区所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确定研究评估范围;二是借鉴国内外社会管理的一般模式,探索研究最适合、最有效的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区管理评估方式;三是分析研究社区管理评估体系的理论基础,建立研究的基本原则、维度和权重、主要评估内容和指标等;四是设计社区管理评估体系的操作流程和数据采集方法,建立数据处理模型,形成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结果,分析社区管理评估体系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课题论文的难点、也是创新之处,是在于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类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尝试通过系列研究论证,探求科学、适度、有效的评估督察方法,逐步建立长效管理和良性运作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推动的整体效应,促进政府管理与社会环境间的互动,进而不断提升民众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建设积极性。本课题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有:首先,实现通过将现实状况中的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概念化,分析转换为量化指标,进而完善较为系统的社区管理评估体系,在横向与纵向的比对下,能形成量化、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估;其次,实现对政府及公共部门所开展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职能、工作项目的实际成效试行社区管理评估,并以此为导向,进而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人文环境、舆论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等不断优化;再次,实现建立以社会管理评估体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公共管理机制,这是城市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传统机制上的一个创新突破点,将有利于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也必定能成为今后加强该项政府职能的有效抓手和主导方向。
|
全文目录
摘要 2-5 ABSTRACT 5-11 第1章 绪论:研究对象的提出 11-19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5 1.1.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提出 11-12 1.1.2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上海社区发展 12-13 1.1.3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3-15 1.2 开展社区管理评估体系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义 15-19 1.2.1 评估体系的研究目的 15-16 1.2.2 评估体系的研究方法 16-17 1.2.3 开展评估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 17-19 第2章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综述 19-32 2.1 国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 19-23 2.1.1 美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 19-22 2.1.2 日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 22-23 2.2 我国政府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历程 23-28 2.2.1 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起源 23-24 2.2.2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思想道德内涵的演变 24-25 2.2.3 我国政府实施的教育行政手段 25-27 2.2.4 政府将教育管理职能向社区延伸 27-28 2.3 相关概念解析 28-32 2.3.1 “青少年”与“未成年人”适用范围 28-29 2.3.2 思想道德及其建设 29-30 2.3.3 社区的概念 30 2.3.4 社区管理体制 30-32 第3章 社区管理评估方法的研究 32-45 3.1 绩效评估的提出 32-35 3.1.1 政府的绩效管理 32-33 3.1.2 绩效评估及其类型 33-35 3.2 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实践 35-38 3.2.1 政府绩效评估在西方国家的兴起 35-37 3.2.2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现状 37-38 3.3 对研究社区管理评估方法的启示 38-41 3.3.1 政府绩效评估发展的特征 38-39 3.3.2 社区管理评估方法研究的借鉴意义 39-41 3.4 设定社区管理的评估方法 41-45 3.4.1 评估方法设定的要求 41-42 3.4.2 社区管理的评估程序 42-45 第4章 社区管理评估体系的构建 45-76 4.1 研制评估体系的理论基础 45-48 4.1.1 未成年人社会化理论 45-47 4.1.2 未成年人社区教育理论 47-48 4.1.3 未成年人与社区治理理论 48 4.2 评估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48-49 4.3 评估体系的维度设置 49-57 4.3.1 政府职能的分层管理 50 4.3.2 社区对应的管理职能 50-54 4.3.3 评估体系维度的建构 54-57 4.4 评估体系的权重设置 57-60 4.4.1 权重确定的原则 57-58 4.4.2 权重的确定方法 58 4.4.3 评估体系权重的研究 58-60 4.5 社区管理的评估指标 60-76 4.5.1 评估指标的一般组成 60 4.5.2 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管理领域 60-62 4.5.3 评估内容的概念化处理 62-63 4.5.4 社区管理评估的主要指标设置 63-65 4.5.5 指标体系建构的理论论证 65-71 4.5.6 指标体系建构的实践论证 71-76 第5章 社区管理评估体系的应用 76-87 5.1 评估体系的操作 76-80 5.1.1 评估流程 76-77 5.1.2 选定数据采集方法 77 5.1.3 数据的分析及处理模型 77-80 5.2 案例研究分析——以长宁区天山路社区为例 80-83 5.2.1 天山社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 80 5.2.2 天山社区试点评估 80-81 5.2.3 评估结论的定量与定性描述 81-82 5.2.4 评估体系的实效验证 82-83 5.3 评估体系的实用价值 83-87 5.3.1 评估体系的特点 83-85 5.3.2 实际应用功能 85 5.3.3 影响评估效果的因素 85-87 第6章 结论 87-89 主要参考文献 89-91 附录 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区管理评估体系(试点版) 91-94 附录 2 未成年人思想到建设的社区管理评估职能分工对照表(以天山社区为例) 94-97 附录 3 社区管理评估体系天山路社区调查问卷(样本) 97-99 附录 4 主要指标解释 99-100 致谢 100-10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1-103
|
相似论文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 基于GIS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G647
-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G711
- 论康德的科学观,B516.31
-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711
- 浅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说,B26
- “综合社会契约论”研究,B82-05
- 幼儿文学的德育功能探析,G611
- 黑尔的普遍规定主义思想研究,B82-09
- 江泽民职业道德思想与医药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711
-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家的道德责任研究,B82-053
- 关于当前新闻传媒道德的几点思考,B82-05
- 地方政府城市建设绩效评估研究,D625
- 常家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其当代启示,D648
- 县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构建研究,D630
- 《无名的裘德》中的家庭伦理解读,I561.074
- 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的引导作用,D64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