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领导人的个性研究看邓小平外交决策

作 者: 孙明霞
导 师: 熊志勇
学 校: 外交学院
专 业: 外交学
关键词: 赫尔曼领导人个性研究 中美建交 中苏关系正常化 邓小平外交决策
分类号: D8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运用玛格丽特·赫尔曼(Margaret Hermann)的领导人个性研究方法,对邓小平个性中的三个方面即领导人对外交事务的兴趣、领导人在外交方面所受的训练及领导人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性进行分析,以期通过中美建交、中苏关系正常化这两个事例的论证,得出对邓小平个性与外交决策关系的一些认识。中美建交与中苏关系正常化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外交事件。中美建交及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为中国带来了安全、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积极意义。邓小平参与了这两个事件的决策过程,在这两个事件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邓小平是一位对外交事务非常感兴趣的领导人,他的兴趣源自他与生俱来的性格原因,同时也有他在对某一外交事件进行决策时的现实考虑。对外交事务的兴趣,使他愿意关注事件的进展,愿意主动为事件的解决出谋划策。邓小平是一位外交经验非常丰富的领导人,这些经验为他以后在处理外交事件时,能够采取更多灵活方式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是一位对环境变化很敏锐的领导人,他对新信息持开放态度。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性及对新信息的开放程度,使他能够把握促进事件解决的有利时机,推动外交决策由战略变为现实。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6
绪论  6-8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6-7
  二、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7-8
第一章 赫尔曼领导人个性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  8-13
  第一节 对赫尔曼领导人个性研究方法的介绍  8-11
  第二节 选取领导人个性研究方法的考虑  11-13
第二章 对邓小平个性影响的假设  13-19
  第一节 参考理论提出的假设  13-14
  第二节 邓小平个性中三个方面的分析  14-19
    一、邓小平对外交事务的兴趣  14-15
    二、邓小平在外交方面所受过的训练  15-16
    三、邓小平对环境变化的敏锐程度  16-17
    四、小结  17-19
第三章 事例的论证  19-41
  第一节 中美建交  19-28
    一、中美建交过程的简单回顾  19-21
    二、邓小平个性中三个方面对中美建交决策影响的过程  21-28
    三、小结  28
  第二节 中苏关系正常化  28-41
    一、中苏关系正常化过程的简单回顾  28-32
    二、邓小平个性中的三个方面对中苏关系正常化决策的影响过程  32-39
    三、小结  39-41
结论  41-43
参考文献  43-46
致谢  46

相似论文

  1. 中美建交后民间外交对两国关系的影响,D822.271.2
  2. 论南京国民政府早期对美外交(1927-1931),K263
  3.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研究,D822.3
  4. 中美建交以来美台军售研究,K153
  5. 从中美建交谈判看当代中国外交谈判方式,D822
  6. 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D829
  7. 1923年蒋介石的苏联之行及其影响,D829.512
  8. 保密性和有效性的权衡,D829
  9. 新中国外交档案的解密与开放及其影响分析,D829
  10. 邓小平对美国外交思想研究,D829
  11. 战后至建国前美苏对华政策演变研究,D829
  12. 论建国初毛泽东东南亚外交政策,D829
  13. 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研究,D829
  14. 对新中国成立前后中英建交问题的历史考察,D829
  15. 冷战后中缅关系研究,D829.337
  16. 冷战后中日关系中的安全困境研究党雅贤,D829
  17. 毛泽东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比较研究,A849;D829
  18. 影响中法建交的中国国内政治因素分析,D829
  19. 冷战期间《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报道研究,D829
  20. 冷战时期中美敌对的缘由(1945.8-1954.12),D829.712
  21. 冷战以来云南边疆地区的越南移民,D829.33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外交、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 中国外交史、对外关系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