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关于新中国外交中结盟问题的研究

作 者: 韩哲
导 师: 张历历
学 校: 外交学院
专 业: 外交学
关键词: 结盟 不结盟 准结盟 中苏同盟 国家利益
分类号: D82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结盟战略一直为各国政治家所青睐,在理论探讨中也历来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大国还是小国都面临着结盟与否的外交选择。不可否认的是,结盟在增进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必然需要付出成本,所以国家是否结盟,总是要根据最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原则来进行权衡。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一个从结盟走向不结盟的过程,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对国家利益重新考量的结果。建国初期与苏联结盟的战略为中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安全保障,但客观上也对中国的其他国家利益造成了负面影响。中苏同盟的实践经历使得中国深刻地感受到结盟的成本,也因此促使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将外交战略调整为不结盟。到目前为止,不结盟战略的实施对稳定中国的周边环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结盟战略也逐渐显示出某些局限性。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所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给中国的稳定发展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继续实行不结盟战略是否最有利于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成为国内学者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其中有些人认为应该调整中国的不结盟战略,主张再度实行结盟来维护中国的战略安全。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新中国在结盟问题上的政策演变,分析其决策动机以及得失,希望能为我国当前的外交战略提供一点有益的建议。文章首先对与结盟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之后文章以新中国外交在结盟问题上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切入点,一方面对新中国于两个不同时期分别选择结盟和不结盟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另一方面也从理论的角度对这两次战略选择进行了解释,从而形成了一些关于中国是否应该结盟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中国在当前结盟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综合分析后认为,中国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既不能完全否定不结盟战略的作用,亦不能马上以结盟的思维来制定中国的外交政策。纯粹的结盟和纯粹的不结盟都不是维护国家利益最有效的手段,中国的外交战略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所以,文章最后提出了考虑准结盟战略作为当前中国外交的选择。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2-3
Abstract  3-6
序言  6-9
  一、 研究现状评述  6-7
  二、 选题意义及创新  7-8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难度  8-9
第一章 关于外交结盟的理论界定  9-18
  第一节 结盟的内涵  9-12
    一、结盟的定义  9-11
    二、结盟的目的  11-12
  第二节 结盟的决定因素  12-14
    一、结盟的内在动力  12-13
    二、共同利益的变化对结盟的影响  13
    三、非国家利益因素对结盟的影响  13-14
  第三节 结盟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14-16
    一、结盟可能获取的收益  14-15
    二、结盟可能付出的成本  15-16
  第四节 结盟与国家崛起的关系  16-18
第二章 对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结盟情况的分析  18-26
  第一节 中苏同盟关系的演变简析  18-20
    一、亲密合作阶段  18-19
    二、走向破裂阶段  19-20
  第二节 中苏同盟对中国的收益与成本  20-22
    一、中国在结盟中获取的收益  20-21
    二、中国在结盟中付出的代价  21-22
  第三节 国家利益与中苏同盟稳定性的关系  22-26
    一、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对同盟稳定性的影响  22-23
    二、中国国家利益认知的变化对同盟稳定性的影响  23-26
第三章 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确立不结盟外交战略的分析  26-34
  第一节 不结盟外交战略的提出及内容  26-29
    一、不结盟外交战略提出的背景  26-27
    二、不结盟外交战略的内容  27-29
  第二节 不结盟外交战略的作用  29-32
    一、保障了国家发展的和平稳定环境  30
    二、推动了与大国关系的友好互动  30-31
    三、促进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  31
    四、扩大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31-32
  第三节 不结盟外交战略与中苏同盟战略的比较分析  32-34
    一、维护国家利益方面  32-33
    二、坚持独立自主方面  33-34
第四章 对中国结盟与否问题的探讨  34-41
  第一节 不结盟外交战略遇到的挑战  34-37
    一、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西方国家的方向发展  34
    二、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34-35
    三、中国的国家实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5-37
  第二节 对中国结盟的可能性分析  37-39
    一、中国可以选择的结盟对象  37-38
    二、中国可以选择的结盟程度  38-39
  第三节 对中国实施准结盟战略的建议  39-41
结论  41-43
致谢  43-44
参考文献  44-48

相似论文

  1. 凸多选择对策的几种解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应用,O225
  2. 试论中国式“不结盟”,D820
  3. 冷战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研究,D871.2
  4. 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研究,D633
  5. 中美两国在朝鲜核问题中的竞争与合作,D815.2
  6. 浅析国际政治中的道德因素,D80
  7. 中国融入国际制度: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829
  8. 国家利益在50年中苏、中俄关系中的体现,D829.512
  9. 民事检察的权能及运作方式研究,D925.1
  10. 五十年代初期西欧联合的再探讨——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功和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失败看西欧联合,K153
  11. 对双边自由贸易区“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F224
  1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利益维护初探,D822.3
  13. 南海争端对中国和平发展影响探析,D820
  14. 民族文化对日本结盟外交的影响,G131.3
  15. 苏哈托执政时期印尼与美国关系研究,D734.2
  16. 试析21世纪初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D820
  17. N人合作对策解的研究,O225
  18. 社区服务机构生存发展的嵌入性研究,C916
  19. 在利益、理念与平衡间的选择,K351.5
  20. 中国媒介的国际话语权研究,G20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外交、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 中国外交史、对外关系史 > 专题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