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民意识培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研究
作 者: 谢红菊
导 师: 丁志刚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公民 公民意识 培养 政治文明
分类号: D62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主体,是社会成员的基准性身份和角色,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的承载者。公民的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能否延续和发展,也决定着该社会的现实和未来能否繁荣和昌盛。健康全面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公民意识是伴随着“公民”概念的出现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现代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是社会成员对自己基本社会身份的自觉认同,是以一定价值观为指导对其同国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主要是对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自觉认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自觉的权利义务意识、独立的主体意识、积极的法治意识、合理合法的民主平等意识以及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公德意识。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进步状态的综合标志,作为社会文明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本身也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系统,就其基本构成而言,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实现政治制度的革新和完善、政治行为的理性和有序,以及政治意识的提高和进步,而这种政治意识的提高与进步则主要在于树立和培养现代公民意识,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我国当前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代学者李慎之先生于1997年11月2日在《改革》杂志的座谈会上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可见,研究公民意识的涵义价值,分析现阶段公民意识的现状成因,探析公民意识的培养对策,对于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导论 10-12 第一章 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12-22 一、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12-13 二、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 13-19 (一) “公民”的概念 13-15 (二) 公民意识的涵义 15-16 (三) 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 16-19 1. 自觉的权利义务意识 16-17 2. 独立的主体意识 17-18 3. 积极的法治意识 18 4.合理合法的民主平等意识 18-19 5. 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公德意识 19 三、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19-22 第二章 我国公民意识缺乏的表现 22-27 一、权利义务意识较弱 22-23 二、缺乏独立的主体意识 23 三、缺乏遵纪守法意识、法律观念淡漠 23-24 四、民主平等意识淡薄 24-25 五、公德意识缺失 25-27 第三章 我国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27-34 一、社会现实因素分析 27-31 (一) 政治因素分析 27-28 (二) 经济因素分析 28-30 (三) 传统文化因素分析 30 (四) 现代教育因素分析 30-31 二、公民本身的素质分析 31-34 (一) 公民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31-32 (二) 公民个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的影响 32-33 (三) 公民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 33-34 第四章 培养公民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4-47 一、公民意识培养的保障机制 34-37 (一) 大力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增强政治民主化 34 (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筑公民意识培育的坚实基础 34-35 (三) 加强文化建设,为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35-36 (四)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 36-37 二、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策略 37-39 (一) 教育目标及实施的改革策略 37-38 (二) 终身教育策略 38-39 (三) 生活教育策略 39 三、培养公民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9-47 (一) 培养公民权利义务意识 39-41 1. 公民权利意识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39-40 2. 公民权利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40-41 3. 公民责任意识有助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并使之有序化进行 41 (二)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 41-43 1. 公民主体意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观念力量和重要思想保证 41-42 2. 公民主体意识有助于激发人们政治参与的热情和创造性 42-43 (三)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 43-44 1. 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的文化根基 43 2. 法治意识是防止和遏制腐败的思想武器 43-44 (四)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公民的民主平等意识 44-45 1. 公民民主平等意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44 2. 公民民主平等意识有助于形成新型的政治文化,从而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 44-45 (五)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 45-47 1. 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有利于政治文明不断发展 45-46 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培养公民公德意识提供了土壤和有力保障 46-47 结束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1 后记 51
|
相似论文
- 光调控对花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光合特性的影响,S682.14
-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途径的探析,G633.3
-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 东莞镇区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3
-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 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G631
-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G633.3
- 技师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G719.2
- 复合污染下大薸和凤眼莲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征,X173
- 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Q949.93
- 合作学习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情感影响的研究,G633.41
-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 中学教师团队心理授权、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G443
- 云南有色金属矿山细菌多样性初步探究,TD926.4
- 光合微生物制氢菌种连续培养系统及其装置研究,TQ116.2
-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 液芯胶囊制备特性研究及在牛奶连续接种中的应用,TS252.4
- 蝴蝶兰新品种‘恒巨双龙’花梗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S682.31
-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 > 政治制度 > 公民权利与义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