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社会阶层”在我国宪政建设中的作用
作 者: 任翔
导 师: 吴家清
学 校: 广东商学院
专 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宪政 宪政建设
分类号: D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新的利益格局正在重新构建。在这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突出地表现为“我国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不容置疑,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不但使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更趋“橄榄型”,而且也为我国的宪政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因为现代社会的“橄榄型”阶层结构是宪政运行的基础,没有一个强大的阶级基础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宪政。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新社会阶层在我国宪政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从新社会阶层本身的阶层特性入手,通过分析其与宪政之间的关系,探讨新社会阶层对宪政基本内涵:民主政治、法治和人权保障的促建推动作用,得出新社会阶层是推动宪政发展的主体力量。同时,这一新社会阶层还是个逐步形成、不断整合的新兴力量,其对宪政的促建作用仍未能发挥到极致。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培育和扩大新社会阶层。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略论述新社会阶层与宪政之间的关系。在厘定新社会阶层及分析其形成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宪政的概念和要素,简要阐述了新社会阶层的诉求与宪政理念的契合。第二部分具体阐述了新社会阶层对宪政要素:民主政治、法治和人权保障的推动作用。文中通过理论与事实相结合的论述,指出新社会阶层对我国宪政建设的促建作用。第三部分则是探讨如何进一步培育和扩大新社会阶层。文中以我国现行体制机制为出发点,针对制约新社会阶层壮大的“瓶颈”之处,提出对应性的举措,为新社会阶层的培育与扩大创造必要的环境和空间。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前言 9-11 第一章 “新社会阶层”与宪政的关系 11-20 第一节“新社会阶层”的界定 11-12 一、社会阶级阶层划分理论 11 二、“新社会阶层”的划分 11-12 第二节 “新社会阶层”的形成原因 12-14 一、经济因素 12-13 二、政治因素 13-14 第三节 宪政的基本内容 14-17 一、宪政的概念 14-16 二、宪政的要素 16-17 第四节 新社会阶层的诉求与宪政理念的契合 17-20 一、“新社会阶层”倡导民主反对极端 17-18 二、“新社会阶层”主张改良反对革命 18 三、“新社会阶层”推崇自由平等反对特权 18-20 第二章 “新社会阶层”对宪政的促建作用 20-29 第一节 “新社会阶层”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20-23 一、“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依据 20-21 二、“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推动民主政治的全面发展 21-23 第二节 “新社会阶层”推动法治建设 23-26 一、“新社会阶层”参与法治建设的自然前提 23-25 二、“新社会阶层”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25-26 第三节 “新社会阶层”推动人权建设 26-29 一、“新社会阶层”推动人权保障的完善 26-28 二、“新社会阶层”对人权的维护 28-29 第三章 加强“新社会阶层”对宪政促建作用的对策 29-32 第一节 为“新社会阶层”的发展提供社会保障 29-30 一、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 29-30 二、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加快社会流动与开放 30 第二节 为“新社会阶层”的壮大提供制度保障 30-32 一、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民主化进程 30-31 二、大力改进税收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1-32 结语 32-33 参考文献 33-36 后记 36-37 致谢 37
|
相似论文
- 增量利益说视域下经济宪政的价值指涉研究,D922.29
- 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比较研究,D693.0;A841.6
- 马克思、恩格斯宪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911
- 新社会阶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61
- 基督教文化与西方宪政精神,D911
- 党的新社会阶层政策研究,D663
- 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路径整合研究,D613
- 哈耶克的国家观研究,D095.61
- 构建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宪政思考,F812.2
-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评析,K269.5
- 黄群宪政实践研究,K256
- 试论汪荣宝的宪政思想,D929;K258
- 我国法治政府建构研究,D922.1
- 试论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途径,D921
- 论和谐宪政,D921
- 宪政经济学视角下的腐败问题研究,D035.4
- 我国建立违宪审查的路径选择研究,D921
- 从我国宪政建设的历史看我国公民权利的发展,D921
- 对中国宪政文化的反思,D921
- 韩国宪政发展背景下的政府行政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D731.26
-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参与渠道研究,D66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国家法、宪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