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作 者: 李彦靓
导 师: 幸强国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政府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
分类号: D6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有利于政府行政改革理论的创新和改革实践的深化,有利于提高政府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水平,有利于地方政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有利于加强亲民政府建设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求构建一个更为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对于地方政府各项职能的履行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也决定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遵循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以人为本、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可行性原则),本文根据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权变因子,以平衡记分卡方法为分析框架,从地方政府的业绩、成本及其组织再造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探究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内部结构。本文所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由3个综合评估指标、12个分类评估指标、52个单项评估指标构成,较全面地概括了地方政府职能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将政府成本指标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进行了详细设计。政府再造是西方新公共管理发展模式的创新,这一维度指标的设计顺应了我国政府管理实践亟待创新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通过选取四川省18个地级以上城市近五年的有关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明晰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思路,对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实施是个很好的补充。本文共分五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求构建一个更为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对本文的选题意义、基本思路和主要结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是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相关概念和理论。首先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然后综述了国内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有关指标体系,并指出国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值得我国借鉴之处。第三章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章首先明确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全面分析了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以平衡记分卡方法为分析框架,从地方政府的业绩、成本及其组织再造三个维度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探究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内部结构。第四章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型及实证研究。本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并根据四川省18个地级以上城市政府的有关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章是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尤其是明确提出构建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的五项设计原则,即以人为本、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可行性原则,并具体分析了主要的权变因子,包括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绩效评估的目的、地方政府的主客观条件以及信息获取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在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中着重考虑了效率指标的设计,以投入—产出分析思路设计了政府业绩和政府成本指标,并且在反应业绩的指标中设计了能耗指标和产出率指标,在成本指标设计中全面考虑了各种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本指标。三是设计了政府再造指标作为衡量政府发展能力的指标,从行政效率、人力资源状况、亲民政府建设三方面构建地方政府再造评估指标体系。政府再造是西方新公共管理发展模式的创新,这一维度指标的设计顺应了我国政府管理实践亟待创新的发展趋势,也是本文的一个可能的创新之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0
1. 导论  10-16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0-13
    1.1.1 有利于政府行政改革理论的创新和改革实践的深化  11
    1.1.2 有利于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和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水平  11-12
    1.1.3 有利于地方政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12
    1.1.4 有利于加强亲民政府建设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12-13
  1.2 主要研究方法  13-14
    1.2.1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13
    1.2.2 数据挖掘与问卷调查相结合  13-14
    1.2.3 绝对数量分析与效率分析相结合  14
    1.2.4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14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14-15
  1.4 可能的创新点  15-16
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相关概念和理论  16-37
  2.1 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  16-23
    2.1.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6-18
    2.1.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涵  18-23
  2.2 国内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有关指标体系的评述  23-37
    2.2.1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评述  23-27
    2.2.2 国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评述  27-37
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7-59
  3.1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7-40
    3.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37-38
    3.1.2 全面性原则  38
    3.1.3 协调性原则  38-39
    3.1.4 可持续性原则  39
    3.1.5 可行性原则  39-40
  3.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权变因子  40-43
    3.2.1 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  40-41
    3.2.2 地方政府的职能  41
    3.2.3 地方政府的主客观条件  41-42
    3.2.4 信息获取的数量和质量  42-43
  3.3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43-51
    3.3.1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43-44
    3.3.2 政府业绩指标体系的构成  44-48
    3.3.3 政府成本指标体系的构成  48-49
    3.3.4 政府再造指标体系的构成  49-51
  3.4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获取方法和标准化处理  51-56
    3.4.1 单项评估定量指标的获取方法和标准化处理  51-55
    3.4.2 单项评估定性指标的获取方法和标准化处理  55-56
  3.5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56-59
    3.5.1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信度检验  56-57
    3.5.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效度检验  57-59
4.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型及实证研究  59-82
  4.1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样本选择  59-65
    4.1.1 指标权重的确定  59-64
    4.1.2 评估样本的选择  64-65
  4.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实证分析  65-71
    4.2.1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  65-67
    4.2.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实证分析  67-69
    4.2.3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估地方政府绩效的有效性分析  69-71
  4.3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DEA 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71-82
    4.3.1 DEA 评估模型的原理与方法  71-74
    4.3.2 地方政府绩效DEA 评估模型实证分析  74-79
    4.3.3 运用DEA 模型评估地方政府绩效的优势分析  79-82
5. 结论  82-83
参考文献  83-86
附录A 我国有关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86-91
附录B 国外有关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91-92
附录C 专家调查咨询问卷  92-100
后记  100-101
致谢  101-103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3

相似论文

  1.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2.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4.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5. 基于质谱的雷公藤甲素肝脏毒性代谢组学研究,R285
  6.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7.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8.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9.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10.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11.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12.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13.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14. 高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G647
  15. 应急物流通道的选择与评价研究,X43
  16. 苏中地区镇域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X826
  17.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18.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研究,D61
  19. 中国的教育公平监测: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G521
  20.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21. 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G64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