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问题研究
作 者: 关陟平
导 师: 刘基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号: D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着手,总结了主体、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特点、功能,由传统的主客体关系导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实质上是“主导性主体—主体性客体”关系。这个结论为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适应新时期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一些片面性,突出表现为重教育者主体性、轻受教育者主体性,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重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价值、轻完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目的价值。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恰恰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它是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开展起来的,一方面,尊重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总之,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只有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而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导论 7-11 一、本文研究的缘起、国内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意义 7-9 二、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9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概述 9-11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11-19 一、哲学视野中的主体 11-12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主体性 12-13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点 13-15 (一) 主体性 13 (二) 阶级性 13-14 (三) 超前性 14 (四) “客体性” 14-15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类型 15 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基本功能 15-19 (一) 教育功能 16 (二) 管理功能 16-17 (三) 协调功能 17 (四) 研究功能 17-19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19-25 一、哲学视野中的客体 19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客体性 19-20 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 20-23 (一) 客体性 20 (二) 受教性 20 (三) 可塑性 20-21 (四) “主体性” 21-23 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基本功能 23-25 (一) 参与功能 23 (二) 制约功能 23 (三) 反馈、检验功能 23-24 (四) 促进功能 24-25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25-39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几种模式 25-28 (一) 主体中心模式 25 (二) 客体中心模式 25-26 (三) 多元主体模式 26-27 (四) 等级结构模式 27-28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 28-37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或差异 28-33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33-36 (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的本质定位 36-37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主体—主体性客体”关系的把握 37-39 (一) 双向互动的关系 37-38 (二) 主导与主动的关系 38 (三) 互相转化的关系 38-39 第四章 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9-51 一、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 39-45 (一)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39 (二)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扬弃和创新 39-40 (三)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40-41 (四)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二维价值 41-44 (五)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主要依据 44-45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路径 45-51 (一) 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前提 46 (二) 坚持主体性原则是基础 46 (三) 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重要步骤 46-47 (四)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关键 47-48 (五) 培育教育客体丰富多彩的个性是落脚点 48-49 (六) 强化自我教育是归宿 49-51 结束语 51-52 参考文献 52-56 致谢 56
|
相似论文
-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的研究,G641
-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其解决,D64
-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状况及其实现途径研究,G641
- 主体间性视域中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G641
- 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现路径,D64
- 培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研究,G641
-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研究,D64
- 关于大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研究,G641
- 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64
- 略论邓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D432.62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G641
- 青少年自我品德修养研究,G41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G641
-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 人的主体性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64
-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及其启示,D64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际模式研究,D64
- 构建主体际的成人高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G724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研究,G64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