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今中国慈善组织和政府关系研究:资金运作的角度

作 者: 谢治
导 师: 彭勃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慈善组织 政府关系 资金运作
分类号: D63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慈善组织在当前社会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部分,作为缓解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慈善事业发展势头迅猛,1993年-2001年间,全国共出现了172家慈善组织。2000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试点方案》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慈善机构、服务与贫困家庭的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十五”计划首次将“发展慈善事业,加强对捐助资金使用的监管”写入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均有发展慈善事业的相关表述。2008年12月,胡锦涛更是在中华慈善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把发展慈善事业与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些党的根本方针和国家发展宏伟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慈善组织的运作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半官方的运作体制,使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遭遇瓶颈。研究慈善组织与政府间的关系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文选取从资金运作的角度,对当今我国慈善组织和政府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资金的筹措和资金的使用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认为在半官方的运作模式下,慈善组织的自愿性、民间性、社会性的基本属性被抹杀,其社会合法性受到质疑,直接影响了慈善资金的募集和使用管理。半官方的资金运作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慈善组织发展,政府应主动进行让渡,逐步放开对慈善资金的掌控,与慈善组织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完善慈善法规和监督评估体系,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调动,达成慈善组织良性运营的目标。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17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目的  11-12
  第二节 基本框架和方法  12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5
    一、慈善的概念和特征  12-14
    二、慈善组织和半官方慈善组织的概念界定  14-15
  第四节 研究现状  15-17
第二章 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17-23
  第一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研究  17-20
    一、不同视角的非营利组织研究  17-19
    二、非营利组织外部管理机制研究的理论  19-20
  第二节 西方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20-23
    一、补余模式  20-21
    二、“自动售货机模式”模式  21-22
    三、合作伙伴模式  22-23
第三章 我国慈善组织的资金筹措模式  23-30
  第一节 当前我国慈善劝募的主要模式  24-26
    一、传统模式遭遇困境  24-25
    二、常州模式的失败  25-26
  第二节 现行劝募模式的问题分析  26-27
    一、行政劝募之路越走越窄  26
    二、公众慈善意识不强,需要培养  26-27
    三、民族企业起步较晚,社会责任意识不足  27
    四、税收政策落后,不利捐款  27
  第三节 汶川地震引起的募捐高潮的启示  27-30
第四章 我国慈善组织资金管理和使用  30-33
  第一节 我国慈善组织的合法性辨析  30-31
  第二节 政府掌控下的资金使用和运营  31-32
    一、慈善救助的成效  31-32
    二、存在问题  32
  第三节 政府掌控下资金的监督模式  32-33
第五章 关于中国政府和慈善组织的关系结论和分析  33-39
  第一节 中国政府和慈善组织的关系  33-35
  第二节 政府控制下的慈善组织运作体制的相关分析  35-39
    一、半官方的形式不利于慈善组织进一步发展  35-36
    二、民间慈善组织发育不足,半官方慈善组织还会继续存在  36-37
    三、民间慈善组织发展条件已经具备  37-39
第六章 改进我国慈善组织资金运作体制的政策建议  39-47
  第一节 政府逐步让渡,建立政府和慈善组织的新型互动关系  39-40
  第二节 加快立法和制度改革  40-42
    一、改革双重管理机制  40-41
    二、完善慈善法规和监督评估体系  41
    三、加快慈善立法进程  41-42
  第三节 完善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42-43
  第四节 完善慈善组织内部运作机制  43-44
    一、规范慈善资金管理,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度  43
    二、探索多渠道的资金募集方式和保值增值方式  43-44
    三、建立慈善职业化队伍  44
  第五节 培育慈善捐助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44-47
参考文献  47-50
附录  50-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50-53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 年)  53-58
  常熟市慈善总会章程  58-60
  常熟市慈善总会资金募集办法  60-61
  常熟市关于进一步规范慈善基金管理运作的通知  61-62
致谢  62-6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3

相似论文

  1. 大众传媒对草根慈善组织发展的作用,D632.9
  2. 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探析,D922.182
  3. 传统文化的政治取向对我国大学制度的影响,G647
  4. 科技社团与政府关系研究,G322.25
  5. 中国认证机构信誉缺失的低效率均衡及其改进,F203
  6. 我国政府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632.9
  7. 广西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研究,D632.9
  8. 中美慈善事业比较与启示,D632.9
  9. 慈善事业发展与政府支持,D632.9
  10. 社会转型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D632.9
  11. 泛长三角进程中的政府合作研究,F127
  12. 我国慈善事业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632.9
  13. 我国慈善组织筹资方式研究,D632.9
  14. 我国慈善组织发展中的政府协调作用研究,D632.9
  15. 我国慈善组织工作人员职务型犯罪研究,D632.9
  16. 我国私人慈善捐赠研究,D632.9
  17. 我国政府主导的慈善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632.9
  18. 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693
  19. 垂直管理体制下税务机关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研究,F812.42
  20. 山东省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研究,F302.6
  21. 我国地方政府直接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922.2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民政工作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