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应急管理中的政府—社会联动研究

作 者: 周锷
导 师: 谢岳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公共经济学
关键词: 应急管理 政府 联动
分类号: D6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非典过后,我国政府在理论和制度层面都加强了对应急管理的探索,短短几年的时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基本成形。进入2008年以来,从南方雪灾到三鹿事件,一系列重大危机相继发生。实践的检验肯定了所取得的成就,也暴露了现有应急管理成本高、代价大等诸多缺陷。随着市场转型的逐渐深入和全球化程度的继续加深,我国已进入危机频发时期,如何切实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成为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将以公众、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媒体形式存在的社会力量纳入应急主体范畴,实现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联动,是提高应急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应急管理中的政府角色与社会功能,认为政府应该在制度供给、价值引导、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四个方面履行其基本职能;各个社会主体因其多元化的特征,可以在应急管理的各个阶段发挥能动性。其次,对我国应急管理的现状加以考察,总结出其中存在着政府能力有限和社会参与不足的问题,并分析了政府—社会联动缺失的成因。再次,结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在承认社会发展具有不可逾越的时间逻辑的前提下,剖析应急管理中实现政府一社会联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日本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实现应急管理中的政府—社会联动提供借鉴。最后,分别从政府与各个社会参与主体,包括公众、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媒体的角度,以实现互动为目的,提出了创新应急管理,政府—社会联动的具体路径。本文试图突破政府单一主体的习惯性思维,将社会力量归为应急管理的重要主体。政府与社会之间不再是命令与服从、指挥与配合的层级关系,而是地位平等、彼此协调与合作的伙伴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来实现“联动”,使应急过程的各种力量都尽到自己的主体责任,那么再次面对危机时,政府会多一分自信,社会也会多一分从容。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20
  第一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0
    一、研究的目的  9-10
  第二节、相关概念界定  10-13
    一、危机与公共危机  10-11
    二、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  11-12
    三、对“应急联动”的扩展与诠释  12-13
  第三节、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3-17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17-20
第二章 中国应急管理中政府一社会联动的必要性  20-41
  第一节、政府一社会联动的必要性分析  20-23
    一、应对日益严重的危机事态的客观需要  20-21
    二、弥补政府薄弱的应急能力的主观需求  21-23
  第二节、中国应急管理的现状与弊端  23-30
    一、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历史  23-25
    二、中国应急管理的基本模式  25-26
    三、中国应急管理的发展成就  26-28
    四、中国应急管理的弊端  28-30
  第三节、中国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参与现状  30-36
    一、公众:被动参与  31-32
    二、企业:私利与公益的博弈  32-34
    三、非政府组织:功能有待提升  34-35
    四、媒体:“社会公器”的钝化  35-36
  第四节、中国应急管理中政府一社会联动缺失的成因分析  36-41
    一、政府的单一主体性思维  37
    二、社会参与意识与能力不足  37-39
    三、社会参与的制度与途径缺失  39-41
第三章 应急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社会功能  41-52
  第一节、应急管理中的政府角色  41-45
    一、制度供给者  41-42
    二、价值引导者  42-43
    三、信息发布者  43-44
    四、设施建设者  44-45
  第二节、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功能  45-52
    一、公众  46
    二、企业  46-47
    三、非政府组织  47-49
    四、媒体  49-52
第四章 中国应急管理中政府一社会联动的可行性分析  52-59
  第一节、政府—社会联动的可行性分析  52-55
    一、文化根源—应对危机的历史传承  52
    二、思想基础—社会参与意识不断成长  52
    三、社会条件—非政府组织逐渐成熟  52-54
    四、技术保障—信息网络日益普及  54-55
  第二节、案例借鉴:日本应急管理中的政府一社会联动  55-59
    一、日本应急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55-56
    二、日本应急管理中的社会行动  56-57
    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7-59
第五章 实现应急管理中政府一社会联动的具体路径  59-74
  第一节、政府由主体力量淡化为主导力量  59-62
    一、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  60
    二、常态管理和非常态管理有机结合  60-61
    三、高度重视社会安全阀系统建设  61-62
  第二节、提升社会公众的整体应急能力  62-65
    一、危机意识的教育与普及  62-64
    二、应急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64-65
  第三节、引导企业规避危机并参与应急  65-68
    一、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65-66
    二、树立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理念  66-67
    三、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7-68
  第四节、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68-70
    一、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  68-69
    二、提升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应急管理水平  69-70
    三、构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机制  70
  第五节、建方政府与媒体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70-74
    一、完善政府的信息公开机制  70-71
    二、提升媒体的责任意识与专业素质  71-72
    三、建立政府与媒体问的良性互动机制  72-74
参考文献  74-77
致谢  77-7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8

相似论文

  1. 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F815.16
  2.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625
  3. 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与新闻媒体的互动研究,D630
  4. 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D922.68
  5. 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D625
  6.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及构建途径研究,D630
  7. 一爆炸事故引发的应急资源整合问题的思考(案例分析型),X928.7
  8. 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630.1
  9.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10. 完善广东省海洋渔业总体应急预案研究,D630
  11. 地方政府网络公关模式比较研究,D035.5
  12. 服务型政府决策机制初探,D035
  13. 网络问政视野下我国政府治理优化研究,D630
  14. 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政府形象建设,D630
  15.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630
  16. 邯郸市构建服务型政府问题研究,D630
  17.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服务企业职能完善研究,D630
  18. 我国政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研究,G648.7
  19. 我国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机制研究,G273.5
  20.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研究,D630
  21. 我国官方思想库影响政府决策研究,D63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