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地方政府公务员退出机制问题研究
作 者: 张思嘉
导 师: 臧红雨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公务员 退出机制 地方政府 成本收益
分类号: D63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以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公务员退出制度作为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务员管理中进、管、出三个环节中的最后一环,既与“进”有密切的联系,又与“管”有一定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公务员退出机制,能够依法保障公务员的职业选择权、国家机关的用人权,优化公务员队伍系统内部结构,激发公务员的活力,形成公务员队伍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保证公务执行和行政效率。因而,研究公务员退出制度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我国地方政府关于公务员的退出改革出发,总结出地方政府公务员在退出机制的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经济学框架分析了其中原因,并在借鉴国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公务员退出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公务员退出的经验借鉴。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概括了研究公务员退出机制的重要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简单介绍了文章的研究结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界定了公务员、公务员退出等基本概念,并对公务员退出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三章以各地针对公务员退出的改革政策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地方政府公务员退出的一般问题,并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介绍了国外一些国家的公务员退出的基本状况以及对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建设的启示。最后在前几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方政府的实际特点,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公务员退出方面的成熟做法,本文提出要从改善退出机制的配套措施以及寻找多元退出渠道两方面着手,通过这些政策和方式的完善和丰富,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科学化、专业化、灵活化的政府人事管理体系。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6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0-11 1.2.1 研究目的 10 1.2.2 研究意义 10-1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4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1-1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2-14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6 1.4.1 研究内容 14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6 第2章 基本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16-23 2.1 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基本概念界定 16-18 2.1.1 公务员与公务员退出 16 2.1.2 公务员退出的类型与相关法规 16-18 2.2 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理论基础 18-22 2.2.1 公共选择理论 18-19 2.2.2 不确定性经济学 19-20 2.2.3 成本—收益理论 20-21 2.2.4 威胁激励理论 21-22 2.3 本章小结 22-23 第3章 地方政府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困境分析 23-40 3.1 中国公务员退出制的演进 23-26 3.1.1 公务员退出制的建立 23-24 3.1.2 公务员退出制的发展 24-26 3.2 地方政府公务员退出机制的改革实践 26-32 3.2.1 地方政府公务员退出机制的推进 26-29 3.2.2 改革导向的公务员退出机制政策问题 29-32 3.3 基于政策效用的公务员个人成本—收益分析 32-36 3.3.1 退出公职对公务员自身收益的影响 32-35 3.3.2 退出公职对公务员自身成本的影响 35-36 3.4 公务员退出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根源 36-39 3.4.1 退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6-38 3.4.2 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分析 38-39 3.5 本章小结 39-40 第4章 国外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经验借鉴 40-52 4.1 美国公务员的退出机制 40-43 4.1.1 美国的公务员退出规定 40-41 4.1.2 美国对退出后公务员的行为限制 41-43 4.2 日本的公务员退出机制 43-47 4.2.1 天神下凡制度及其意义 43-45 4.2.2 天神下凡制度的弊端 45 4.2.3 天神下凡制度的改革 45-47 4.3 韩国的公务员退出机制 47-49 4.3.1 韩国公务员的退职制度 47-48 4.3.2 无能渎职公务员退出及配套政策 48-49 4.4 国外经验对中国公务员退出的几点启示 49-51 4.5 本章小结 51-52 第5章 推进地方政府公务员退出机制改革的思考 52-62 5.1 明确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原则 52-53 5.2 开展公务员退出机制改革的有利因素 53-54 5.3 探讨公务员退出的多元化途径 54-58 5.4 推进公务员退出机制的良性运行 58-61 5.5 本章小结 61-62 结论 62-63 参考文献 63-6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6-68 致谢 68
|
相似论文
- 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D625
- “社会代理人”:于有为和无为之间,D625
- 公务员人事管理制度仿企业化研究,D630
- 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630.1
- 地方政府网络公关模式比较研究,D035.5
-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D630.3
- 国税系统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630
- 权力和利益界定的国家战略,D80
- K市W区普通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630.3
- 关于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630.3
-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东南沿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422.6
- 对公务员进行有效激励的对策研究,D630.3
- 我国公务员培训评估研究,D630.3
- 基层公务员培训现状及对策分析,D630.3
- 我国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研究,D630
- 地方政府治理进程中的警务机制改革研究,D631.1
- 地方政府城市建设绩效评估研究,D625
- 中新公务员监督机制比较研究,D630
- 国税系统公务员考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630.3
- 合肥地区中老年公务员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R194.3
- 中美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D771.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 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