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移民安置研究
作 者: 李亚南
导 师: 徐得潜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关键词: 临淮岗工程 移民安置 安置模式 经济补偿 问题分析
分类号: D63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在建国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修建各类水库8.6万多座,总库容5500亿立方米,产生移民2200多万人,规模巨大。这些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然产物(如大规模的水库移民等)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和相关部门的普遍重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工程具有防洪、航运、灌溉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在淮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众多水利工程一样,临淮岗工程的建设也产生了很多的移民,由于临淮岗工程处于贫困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相对较少,移民在搬迁以前生活水平就相对较低,如何在搬迁后保持甚至提高原有的生活水平,是移民工作实施过程中一项重大的难题。本文对临淮岗控制工程分析确定了移民安置原则和以“大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辅”的安置模式以及资金补偿机制,为临淮岗工程的顺利兴建和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同时对安置工作取得的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剖析,为类似大型水利工程的移民安置工作提供了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范例。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致谢 7-11 第一章 概述 11-16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2 1.1.1 研究的背景 11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2 1.2 国内外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研究现状 12-16 1.2.1 国内移民现状 12-13 1.2.2 国外移民工作现状 13-14 1.2.3 国内移民工作的优势 14-15 1.2.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思路 15-16 第二章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基本情况 16-27 2.1 基本概况 16-17 2.2 工程位置及范围 17-18 2.3 施工范围 18-20 2.3.1 社会情况 18-19 2.3.2 经济情况 19-20 2.4 征地移民调查 20 2.5 实物量指标 20-27 2.5.1 农村实物量及征地 20-26 2.5.2 企事业单位实物量及征地 26-27 第三章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移民安置原则及安置模式 27-33 3.1 安置原则 27-28 3.2 安置模式 28-30 3.3 临淮岗工程的安置原则与安置模式 30-33 3.3.1 临淮岗工程安置原则 30 3.3.2 临淮岗工程安置模式 30-33 第四章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移民经济补偿 33-37 4.1 资金使用 33-34 4.2 资金管理 34-37 第五章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移民实施管理 37-41 5.1 征地及移民安置的实施情况 37-41 5.1.1 组织机构设置 37 5.1.2 实施情况 37-38 5.1.3 移民征地实物量 38-41 第六章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移民经验总结及存在问题 41-44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44-45 7.1 结论 44 7.2 展望 44-45 参考文献 45-48
|
相似论文
- 国有大型企业所属职业学校办学问题研究,G719.2
- 太原市电视台法制栏目发展策略研究,G222
- 中学生自我意识问题分析,G632.4
-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探微,G633.3
- 望城区格塘镇农民集中安置模式创新研究,F301.3
- 黑龙江垦区红兴隆分局植物保护创新体系建设,S4
- 辽海出版社薪金结构研究,F272.92
- iOS平台的软件安全性分析,TP309
- 水利水电工程农村移民长期补偿安置模式研究,D632.4
- 告诉才处理基本问题研究,D924.3
- 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完善,D922.1
- 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完善,D922.181
- 基于OOPP的城市供水移民安置监测评估研究,D632.4
- 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G212
- 通辽市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F323.6
- 城市污水处理厂曝气系统节能降耗影响因素及控制模式研究,X703.1
-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退牧还草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研究,S812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R197.1
- 论我国律师的社会公信力,D926.5
-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922.5
- 我国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922.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民政工作 > 移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