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恶性突发事件的政府管理问题研究

作 者: 徐隽
导 师: 马风书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恶性突发事件 政府安全管理 利益冲突 政策建议
分类号: D6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革,经济成分、利益格局、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社会各阶层、各群体间的矛盾、冲突也逐渐显现,因此引发出了大量恶性突发事件。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职工下岗、拖欠工资和退休金、劳务纠纷、城乡建设拆迁、干群关系紧张等社会问题引发出了许多恶性突发事件。恶性突发事件的频繁出现,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并关系到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因此,对恶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管理也成为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能。如何有效地防范、应对和化解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我国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也是维护良好的社会和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要想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恶性突发事件,提高政府安全管理能力,就必须首先了解恶性突发事件的含义、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和发生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恶性突发事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源头上遏止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建立常态的社会压力疏导通道,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本文首先界定了恶性突发事件的内涵,并将恶性突发事件与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群体事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然后总结了目前我国恶性突发事件的特点,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恶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并对2008国内发生的几起著名恶性突发事件进行了实证分析。面对频繁发生的恶性突发事件,我国政府的安全管理显得滞后而效能不足。接下来本文对我国政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政府安全管理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针对微观主体的,涉及到思想意识、制度建设等诸多领域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实用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4
  第一节 研究背景  9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1
    一、国外研究现状  9-10
    二、国内研究现状  10-11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3
  第四节 本文内容与结构  13-14
第二章 概念辨析与界定  14-19
  第一节 恶性突发事件  14-17
    一、恶性突发事件的内涵  14
    二、恶性突发事件相关概念辨析  14-15
    三、恶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15-17
  第二节 政府安全管理  17-19
    一、政府安全管理的内涵  17
    二、政府安全管理与危机管理  17-19
第三章 我国现阶段恶性突发事件分析  19-26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恶性突发事件特点  19-20
    一、在数量、规模、频率上呈上升态势  19
    二、恶性突发事件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问题  19
    三、事件日益复杂化  19
    四、事件的破坏性日益严重  19-20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恶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分析  20-23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  20-21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格局调整  21
    三、社会机制和社会意识方面的欠缺  21-22
    四、政府自身在决策方式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22
    五、群众维权意识增强,但守法意识普遍薄弱  22-23
    六、各类不法之徒和敌对分子的煽动和操纵  23
    七、国际影响  23
  第三节 2008 年重大恶性事件案列分析  23-26
    一、“6.28”贵州瓮安事件  23-24
    二、“7.1”上海袭警案  24
    三、“7.2”湖南张家界永定区政府办事处人为爆炸案  24-25
    四、孟连7·19 事件  25-26
第四章 我国政府对恶性突发事件进行安全管理现状及不足  26-28
  一、危机意识淡薄  26
  二、缺乏常设的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和协调机制  26-27
  三、信息公开不畅  27
  四、缺乏人民公仆意识  27-28
第五章 加强我国政府对恶性突发事件进行安全管理的政策建议  28-38
  第一节 加强政府安全管理的机制和制度建设  28-33
    一、建立利益制衡制度  28-32
    二、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  32
    三、建立高效的政府危机沟通机制  32-33
  第二节 加强政府安全管理的环境建设  33-34
  第三节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34-38
    一、明确责任,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责任制  34
    二、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群众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  34-35
    三、转变政府管理方式  35-38
参考文献  38-40
致谢  40-4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1

相似论文

  1.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2. 苏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412.6
  3. 南京市药房托管运行问题研究,R95
  4.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及执行情况研究,D412.6
  5. 普通高校教育信息化问题分析及政策研究,G434
  6. 南海问题上的利益冲突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823
  7.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阻隔机制研究,D630
  8. 公司反收购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922.291.91
  9. 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F832.6
  10.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中山市政府外贸管理的问题与对策,F752.8
  11.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F127
  12. 论我国董事自我交易的公司法规制,D922.291.91
  13. 长沙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营效果评估,G812.4
  14. 奉贤地区农民自主创业的可行性研究,F327
  15. 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配套政策建议及评价机制研究,TM73
  16. 广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问题研究,F323.8
  17. 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规制,D922.291.91
  18.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研究,G643
  19. 长沙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F127
  20. 江苏新兴产业科技创业人才政策研究,F276.44
  21. 农村剩余劳动就业的新特点及深层微观原因,F249.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