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职业生活满意度的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提升研究

作 者: 罗小玲
导 师: 梁丽芝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公务员 职业生活满意度 心理调适能力
分类号: D63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8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是指公务员自对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的诸种变化采取心理和行为上的调整策略,使公务员能够适应这些变化,从而达到有利于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及自身身心健康的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有利于增强公务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进一步树立政府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是提高公务员队伍德才素质;还有利于公务员施展其他的能力。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变应变的良好心态、坚定自信的成败观念、豁达开朗的处世态度是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的目标。但是由于“官本位”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选拔过程中关于心理调适能力的考查制度不全,管理过程中对其心理调适能力的关注程度不高等造成了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公务员心理控制能力欠缺、公务员心理适应能力不足、公务员心理抵挫意志不强等心理调适能力不强的现象,降低了公务员职业生活的满意度,影响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并最终导致了行政效率的低下。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公务员自身、政府组织与社会这些内外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公务员要学会积极的心理认知、形成健康的心理情感、进行良好的心理控制、拥有明确的心理动机;而政府组织要努力做到塑造良好的组织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完善公务员的用人机制、增设公务员管理体制中的压力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社会也要努力做到提供优良的社会支持、增设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而全方面的提高公务员的心理调适能力,打造高质量、高满意度的公务员职业生活,最终促进其行政效率的提高。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1章 引言  8-13
  1.1 选题的来源  8
  1.2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8-9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9-12
    1.3.1 关于职业生活满意度  9-11
    1.3.2 关于心理调适能力  11-12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2
  1.5 可能的创新点  12-13
第2章 职业生活满意度与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13-21
  2.1 职业生活满意度与心理调适能力的理论分析  13-16
    2.1.1 职业生活满意度的内涵及特征  13-14
    2.1.2 心理调适能力的基本理论  14-16
  2.2 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的目标  16-19
    2.2.1 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16-17
    2.2.2 以变应变的良好心态  17
    2.2.3 坚定自信的成败观念  17-18
    2.2.4 豁达开朗的处世态度  18-19
  2.3 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对提升职业生活满意度的意义  19-21
    2.3.1 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公务员适应职业生活环境的前提  19-20
    2.3.2 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公务员确立合理职业生活期望的保证  20
    2.3.3 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公务员自觉提升职业生活质量的关键  20-21
第3章 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34
  3.1 湘潭市公务员的职业生活满意度状况调查  21-26
    3.1.1 影响职业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21-24
    3.1.2 影响职业生活满意度的次级因素  24-26
    3.1.3 影响职业生活满意度较弱的因素  26
  3.2 职业生活满意度不高的公务员在心理调适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26-31
    3.2.1 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26-28
    3.2.2 公务员心理控制能力欠缺  28-29
    3.2.3 公务员心理适应能力不足  29-30
    3.2.4 公务员心理抗挫意志不强  30-31
  3.3 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31-34
    3.3.1 “官本位”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31-32
    3.3.2 选拔过程中关于心理调适能力的考查制度不全  32-33
    3.3.3 管理过程中对其心理调适能力的关注程度不高  33
    3.3.4 行为处事中公务员提升自身心理调适能力的意识不强  33-34
第4章 提升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的对策  34-45
  4.1 自我调适  34-38
    4.1.1 积极的认知  34-35
    4.1.2 健康的情感  35-36
    4.1.3 明确的动机  36-38
  4.2 组织引导  38-42
    4.2.1 塑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38
    4.2.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  38-39
    4.2.3 完善公务员的用人机制  39-40
    4.2.4 增设公务员管理体制中的压力管理  40-41
    4.2.5 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41-42
  4.3 社会支持  42-45
    4.3.1 提供优良的社会支持  42-43
    4.3.2 增设心理咨询服务机构  43
    4.3.3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3-45
结论  45-46
致谢  46-47
参考文献  47-49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目录  49-50
附录B 问卷  50-55

相似论文

  1. 公务员人事管理制度仿企业化研究,D630
  2.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D630.3
  3. K市W区普通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630.3
  4. 关于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630.3
  5. 对公务员进行有效激励的对策研究,D630.3
  6. 我国公务员培训评估研究,D630.3
  7. 基层公务员培训现状及对策分析,D630.3
  8. 中新公务员监督机制比较研究,D630
  9. 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问题的研究,D630.3
  10. 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630.3
  11. 基层公务员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630.3
  12. 女性公务员和知识分子与男性同龄退休的需求及对策研究,D669.6
  13. 英国和美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比较研究,D756.1
  14. 鞍山市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D630.3
  15.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变迁的探析,D630.3
  16. 湖北省公务员考核研究,D630.3
  17. 我国基层公务员品德测评研究,D630.3
  18. 广西地税系统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F812.42
  19. 南京市机关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激励措施选择偏好的比较研究,G635.1
  20. 我国公务员晋升激励机制研究,D630.3
  21. 我国公务员胜任素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 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