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融合之旅:论《喜福会》中的和谐伦理观

作 者: 唐丽芳
导 师: 罗婷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谭恩美 《喜福会》 文学伦理学批评 和谐伦理观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谭恩美(Amy Tan)是一位当代著名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喜福会》(1989)是她的处女作。这部作品描写了作者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以真情实感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许多论者已经从文化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了解读,但从伦理的角度对作品进行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文学伦理学批评由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提出后,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这种批评方法注重对文本的细读,强调从作品的细微之处去发现作者的伦理倾向,从而为人们的现实行为方式提供启示。谭恩美是第二代美籍华人,她既受到美国的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影响,又接受了中式家庭儒家思想的熏陶。被夹在家庭与社会,母亲与美国白人之间,她陷入代际冲突与异质伦理冲突的纠结中,这种焦虑与尴尬的处境使她对和谐有一种强烈的期盼。谭氏的和谐伦理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小说中四对母女由冲突到融合的趋势体现了她对代际沟通和异质伦理沟通的渴望;同时,四个女儿摆脱婚姻家庭危机,最终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体现了她对异质伦理沟通和种族融合的期待。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人们的共同呼声,谭恩美的和谐伦理观无疑是期盼世界和平的有力佐证。文章继导论部分介绍其理论背景和课题价值后,在第一章陈述小说中的两种人际冲突:母女冲突与美籍华裔与美国白人之间的族群冲突。第二章分析冲突的原因。首先分析中国与美国两种伦理体系本身的差异与冲突,然后分析现代社会代际冲突明显加剧的原因,再结合文本对小说中的人际冲突作具体的伦理剖析。小说中的母女冲突既反映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代际冲突,也体现了中美异质伦理思想的冲突;华裔与美国白人之间的族群冲突则反映了因伦理思想差异仍未完全消除的种族隔阂。第三章重点论述冲突的消解和谭恩美的和谐伦理观。首先论述了代际冲突和异质伦理冲突融合的可能性,再结合文本分析冲突是如何得到消除的,最后结合已有的研究、小说的自传性叙述特点来揭示谭恩美的和谐伦理观。结论指出,谭恩美是一位感情细腻的女性作家,通过超越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母女关系的写照,她表现了独立的、独特的伦理观,并且以此隐喻了更为深刻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处理与如何才能处理好这样的关系。她用自己的作品传达了世界人们的和平心声,并用自己的亲历身受为人们指明了一条通向和平发展的融合之路。

全文目录


Descriptive Chinese Abstract  4-5
English Abstract  5-9
Introduction  9-18
  0.1 Literature Review  9-13
  0.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Research  13-16
  0.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16
  0.4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16-18
Chapter 1 Exposure of Disharmony: Presentation of Conflicts  18-28
  1.1 Conflicts between Mothers and Daughters  18-25
  1.2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Americans and American Caucasian  25-28
Chapter 2 Reflection on Disharmony: Ethical Anatomy of Conflicts  28-37
  2.1 Heterogeneous Ethical Conflict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28-31
  2.2 Growingly Severe Generation Gap  31-32
  2.3 Ethical Anatomy of the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32-37
Chapter 3 Anticipation of Harmony: Reconciliation of Conflicts  37-49
  3.1 Possibility of Reconciliation  37-39
  3.2 Reconciliation of the Conflicts  39-44
  3.3 Amy Tan’s Ethical View of Harmony  44-49
Conclusion  49-51
Notes  51-52
References  52-55
Acknowledgements  55-56
Informative Chinese Abstract  56-60
Résumé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  60

相似论文

  1. 《喜福会》中的女权主义研究,I712.074
  2. 论谭恩美小说中西文化交织的命运观,I712
  3. 后殖民文学对“身份杂糅”问题的思考与应对,I106
  4. 谭恩美小说和张艺谋电影中的东方主义,I712
  5. 多元融合之下的统一,I712.074
  6. Women\'s Monologue: Amy Tan\'s Subversion of the Male-centered Writing Tradition,I712
  7. 和谐中成长—从成长小说《喜福会》看谭恩美的和谐伦理观,I712
  8. 《喜福会》中两代人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语用学研究,H313
  9. 谭恩美小说《接骨师的女儿》中的道家印迹,I712
  10. 《接骨师之女》的多元文化主义解析,I712.074
  11. 解读《喜福会》中谭恩美的中国情结,I712.074
  12. 《喜福会》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H315.9
  13. 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H059
  14. 《喜福会》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探讨,H315.9
  15. 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中国形象,I712.074
  16. 《喜福会》小说对话中的会话含义研究,H030
  17. 谭恩美小说中因果论的文化阐释,I712.074
  18. 从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跨文化交际视角解读《接骨师之女》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I712.074
  19. 跨文化视野中《喜福会》的文化因素分析,I712
  20. 从灶神之妻到无忧女神:《灶神之妻》主人公薇莉的成长之路,I712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