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豆GmFtsH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
作 者: 齐玉军
导 师: 杨守萍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遗传学
关键词: 大豆 GmFtsH 遗传转化 功能分析
分类号: S56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FtsH是由ftsH基因编码的一种ATP和Zn2+依赖的兼职蛋白,兼具ATP酶活性、蛋白水解活性和类分子伴侣活性,参与生物体内许多生理代谢的调节,在植物中与多种逆境胁迫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认为FtsH蛋白参与PSⅡ核心蛋白D1蛋白光氧化损伤的降解,是植物抵抗光抑制,修复PSⅡ正常功能的关键成分之一。大豆中还没有该基因的相关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在大豆中克隆ftsH基因,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转化烟草并初步鉴定其功能,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从大豆科丰一号中克隆了GmFtsH基因的cDNA全长,多重序列比较分析表明GmFtsH与其它植物物种FtsH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有共同的保守结构域,属于AAA蛋白酶家族成员;以克隆的GmFtsH为查询序列,搜索大豆基因组数据库,发现GmFtsH基因定位于15号染色体,编码区包括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GmFtsH与AtFtsH2、AtFtsH8、Nt1亲缘关系较近。2.对大豆科丰一号幼苗进行光氧化和干旱胁迫下GmFtsH在不同组织中的荧光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GmFtsH在光氧化剂MV作用下,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量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在茎中先出现抑制表达,4小时后表达量上升,至12小时达到原初表达量的8倍,说明GmFtsH是受MV诱导表达的,与光氧化胁迫密切相关;在干旱胁迫下,根和茎中的表达量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在叶中表达量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说明GmFtsH在叶中受PEG6000诱导表达,与干旱胁迫有关,且调节的部位可能在叶中。3.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进行GmFtsH基因的烟草遗传转化,对鉴定为阳性的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抗干旱和抗氧化能力验证,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提高了抗光氧化和抗干旱胁迫能力。
|
全文目录
摘要 7-8ABSTRACT 8-10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0-30 第一章 植物光胁迫及FtsH的分析研究 11-29 1 植物光胁迫研究进展 11-24 1.1 植物光抑制的形成 11-17 1.1.1 PSⅡ的光抑制及其机理 12-14 1.1.2 PSⅠ的光抑制及其机理 14-16 1.1.3 光抑制过程中PSⅡ和PSⅠ的关系 16-17 1.2 植物的光破坏 17-19 1.3 植物光胁迫下的防御机制 19-24 1.3.1 叶黄素循环的光保护机制 20-22 1.3.2 电子传递 22-23 1.3.3 活性氧清除机制 23-24 2 金属蛋白酶FtsH的研究进展 24-29 2.1 FtsH的发现和同系物的多样性 24 2.2 FtsH结构 24-26 2.2.1 N端跨膜域 25 2.2.2 AAA结构域(AAA domain) 25-26 2.2.3 Zn~(2+)结合结构域(Zinc-binding domain) 26 2.3 FtsH功能和作用机制 26-29 2.3.1 原核生物中FtsH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27-28 2.3.2 真核生物中FtsH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28-2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9-30第二部分 实验论文 30-57 第二章 GmFtsH的克隆、过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 31-45 1 材料与方法 31-36 1.1 植物材料 31 1.2 材料处理 31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31 1.4 菌株和载体 31-32 1.5 方法与步骤 32-36 1.5.1 大豆总RNA的提取 32 1.5.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32-33 1.5.3 GmFtsH基因cDNA克隆 33-34 1.5.4 GmFtsH基因序列分析 34 1.5.5 GmFtsH基因多重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 34 1.5.6 荧光定量QRT-PCR胁迫分析 34-35 1.5.7 Gate Way技术体系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 35-36 2 结果与分析 36-44 2.1 RNA提取和cDNA合成 36-37 2.2 GmFtsH全长cDNA的克隆 37-39 2.3 GmFtsH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39-41 2.4 GmFtsH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诱导表达分析 41 2.5 Gateway体系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41-44 3 讨论 44-45 第三章 GmFtsH基因的烟草转化与抗性初步分析 45-57 1 材料与方法 45-49 1.1 材料 45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45 1.3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 45-47 1.3.1 受体材料准备 45 1.3.2 农杆菌的培养 45-46 1.3.3 农杆菌侵染外植体及培养 46 1.3.4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PCR和RT-PCR的鉴定 46-47 1.4 转基因烟草的功能初步分析 47-48 1.4.1 转基因烟草抗光氧化胁迫分析 47-48 1.4.2 转基因烟草抗干旱胁迫分析 48 1.5 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48-49 1.5.1 MDA的提取 48 1.5.2 显色反应和测定 48 1.5.3 计算公式 48-49 2 结果与分析 49-55 2.1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及分子检测(PCR、RT-PCR) 49-50 2.1.1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 49 2.1.2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分子检测 49-50 2.2 转基因烟草抗光氧化胁迫分析 50-53 2.2.1 T_0代烟草离体圆叶片的抗光氧化胁迫能力分析 50-52 2.2.2 T1代烟草连体叶片的抗光氧化胁迫能力分析 52-53 2.3 转基因烟草抗干旱胁迫分析 53-55 2.3.1 T_1代烟草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情况 53-54 2.3.2 T1代烟草在干旱条件下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54-55 3 讨论 55-57全文结论 57-59参考文献 59-65附录 65-69致谢 69
|
相似论文
- 大豆疫霉RXLR效应分子靶标的筛选,S435.651
- 利用RNAi提高烟草对病毒的抗性及岷江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构建,S435.72
-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 rd29A驱动RdreBlBI基因转化‘红颊’草莓的研究,S668.4
- 新疆紫草细胞的稀土生物学效应及遗传转化,S567.239
- 产酶溶杆菌OH11菌株胞外酶调控相关基因ctp的克隆及功能分析,TQ925
- 大豆品种对北豆腐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TS214.2
-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 荧光假单胞菌7-14生物膜突变株的筛选及tat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析,S432.4
-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两个Ⅲ型效应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S435.651
- 新疆小麦1Dx5基因的分离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S512.1
- 农杆菌介导GmWRKY21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S565.1
-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野生大豆自然居群的遗传特征、群体分化及其与栽培大豆遗传关系研究,S565.1
-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籽粒大小和形状的QTL定位和驯化研究,S565.1
-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 水稻抗稻瘟病菌质膜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分析,S511
- 短柄草磷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S543.9
- 黄淮和南方地区大豆育成品种籽粒性状遗传构成的分子标记解析及等位变异优选,S565.1
-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及atp6基因RNA编辑研究,S565.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油料作物 > 大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