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土壤氮素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鲍俊丹
导 师: 梁东丽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亚硝态氮 硝化作用 最大硝化速率 土壤性质 影响因素
分类号: X7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硝化反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亚硝态氮在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中不会产生长期累积,只是反应过程的瞬间产物。近年来,有研究者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细质地土壤和酸性褐土中中发现了高浓度的亚硝态氮,也有研究发现高pH和高铵态氮的土壤会产生亚硝态氮的累积。亚硝态氮由于在食物和饮水方面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研究石灰性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累积,探讨了土壤亚硝态氮的累积情况与土壤温度、水分、氮素用量等各影响因子间的关系;并对我国主要土壤氮素的硝化特征及亚硝态氮的累积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钠、亚硝酸钠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浓度累积的研究,发现在培养条件下(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WHC)的60 %,温度为25℃)硝酸钠处理下的土壤中几乎未检测到亚硝态氮,3种铵态氮肥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亚硝态氮累积,土壤中亚硝态氮含量依次为硫酸铵>尿素>硝酸铵,亚硝酸钠处理下土壤亚硝态氮浓度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在培养条件下,土壤中亚硝态氮主要来源于土壤硝化过程,且高浓度的亚硝态氮能在土壤中长时间累积。2.分别在施用不同尿素量、不同培养温度及不同水分条件下研究石灰性土壤中亚硝态氮的累积情况及与各影响因子间的关系,发现土壤中亚硝态氮浓度与铵态氮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硝化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土壤中亚硝态氮浓度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培养温度为45℃时亚硝态氮浓度最小,培养温度为25和35℃时土壤亚硝态氮浓度差异较小,且均高于45℃时。土壤中亚硝态氮累积总量与氮肥用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均呈显著直线正相关(p < 0.01);亚硝态氮最大浓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直线正相关(p < 0.01),出现在硝化作用5 ~10 d后。3.在不同尿素量条件下,土壤中亚硝态氮浓度随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土壤中C:N约为25:1时(即当尿素施用量为0.4 g·kg-1),土壤亚硝态氮浓度与土壤脲酶活性成显著负相关(p < 0.05);当土壤中C:N大于或小于25:1时,两者无相关性。当尿素用量为0.2 g·kg-1与0.4 g·kg-1时,土壤亚硝态氮浓度与土壤电导率成极显著正相关(p < 0.01);土壤pH的变化与土壤中亚硝态氮的浓度无显著相关性。4.全国13种主要土壤亚硝态氮累积的试验表明:亚硝态氮的峰值浓度以褐土最高,其次是淤灌土;黑土、黄壤和棕壤在培养过程中几乎未检测到亚硝态氮。亚硝态氮累积总量以褐土、淤灌土最大,水稻土和砖红壤最小。培养初期(3 d)的亚硝态氮浓度在0~40 mg·kg-1变化不等。各供试土壤中亚硝态氮的峰值浓度、累积总量和培养3d时土壤中的亚硝态氮浓度与土壤pH均呈显著正相关(p < 0.05);土壤黏粒含量与各供试土壤中亚硝态氮峰值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 < 0.05),与培养3d时土壤中的亚硝态氮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各供试土壤中亚硝态氮累积总量和培养3d时土壤中亚硝态氮浓度与土壤碳酸钙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 < 0.05);各供试土壤培养3d时土壤中亚硝态氮的浓度与土壤无定形铁呈显著负相关(p < 0.05)。土壤pH、黏粒、无定形铁含量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成为影响土壤亚硝态氮峰值浓度、累积总量、培养3天时亚硝态氮的浓度的主要原因,而土壤脲酶活性对三个因变量的作用均很微弱。5.我国13种主要土壤中硝态氮的“S”形曲线方程模拟得出,土壤最大硝化作用速率(Kmax)以黄绵土最高,其次是红油土,以砖红壤为最小。硝态氮累积达到最大需要的时间(t0)以水稻土为最长,其次是砖红壤和棕壤,以燥红土和淤灌土最小。土壤最大硝化作用速率(Kmax)与土壤pH值均成显著正相关(p < 0.05),与土壤无定形铁含量成显著负相关(p < 0.05),但达到最大硝化速率需要的时间(t0)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p < 0.05)。土壤最大硝化速率(Kmax)与培养3天时土壤中亚硝态氮的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经通径分析表明土壤pH值、土壤无定形铁含量、碳酸钙量和土壤阳离子代换量(CEC)是影响土壤最大硝化速率及达到最大硝化速率对应的时间t0的主要因素。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2
  1.1 氮素的污染现状  12-14
    1.1.1 氮素对水体的污染  12-13
    1.1.2 氮素对土壤的污染  13
    1.1.3 氮素对大气的污染  13-14
  1.2 土壤中氮的形态及转化  14-15
    1.2.1 土壤氮的形态  14
    1.2.2 土壤中氮的转化  14-15
  1.3 氮的运移和污水中氮的去除  15-16
    1.3.1 氮的运移  15
    1.3.2 水体中氮污染的处理  15-16
  1.4 影响土壤硝化作用因素  16-20
    1.4.1 温度  16
    1.4.2 水分  16-17
    1.4.3 土壤pH 值  17
    1.4.4 土壤有机质、全氮、C N  17-18
    1.4.5 氮肥种类及用量  18
    1.4.6 土壤类型  18-19
    1.4.7 硝化抑制剂  19-20
  1.5 影响土壤中亚硝酸盐产生的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1
    1.5.1 施肥量、温度、水分、pH 等对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20-21
    1.5.2 不同土壤类型的影响  21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22
第二章 石灰性土壤中亚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影响因素和条件  22-29
  2.1 材料与方法  22-23
    2.1.1 供试土壤  22
    2.1.2 试验方法  22-23
    2.1.3 测定项目及其方法  23
    2.1.4 数据处理  23
  2.2 结果与讨论  23-28
    2.2.1 氮肥种类对土壤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23-25
    2.2.2 氮肥用量对土壤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25-26
    2.2.3 水分含量对土壤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26-27
    2.2.4 温度对土壤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27-28
  2.3 小结  28-29
第三章 硝化过程中土壤亚硝态氮累积与土壤性质间的关系  29-35
  3.1 材料与方法  29-30
    3.1.1 供试土壤  29
    3.1.2 试验方法  29-30
    3.1.3 测定项目及其方法  30
    3.1.4 数据处理  30
  3.2 结果及讨论  30-33
    3.2.1 不同尿素量对土壤亚硝态氮浓度的影响  30-31
    3.2.2 土壤亚硝态氮浓度与土壤硝化速率之间的关系  31
    3.2.3 土壤亚硝态氮浓度与土壤脲酶活性的关系  31-32
    3.2.4 土壤亚硝态氮浓度与土壤电导率的关系  32-33
    3.2.5 土壤亚硝态氮浓度与土壤pH 的关系  33
  3.3 小结  33-35
第四章 我国13 种土壤亚硝态氮累积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35-44
  4.1 材料与方法  35-37
    4.1.1 供试土壤  35
    4.1.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35-36
    4.1.3 土壤中亚硝态氮含量测定  36
    4.1.4 通径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36-37
    4.1.5 数据处理  37
  4.2 结果与分析  37-42
    4.2.1 不同土壤亚硝态氮的变化  37-39
    4.2.2 土壤中亚硝态氮的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通径分析  39-42
  4.3 讨论  42
  4.4 结论  42-44
第五章 我国主要土壤的硝化作用与土壤性质、土壤中亚硝态氮含量的关系  44-53
  5.1 材料与方法  44-45
    5.1.1 供试土壤  44
    5.1.2 土壤硝化势测定方法  44-45
    5.1.3 氮素回收率  45
    5.1.4 通径分析  45
  5.2 结果与讨论  45-51
    5.2.1 不同地区土壤的硝化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与供试土壤的硝化特征  45-48
    5.2.2 土壤最大硝化速率(Kmax)及其t_0 与土壤理化性质的通径分析  48-50
    5.2.3 土壤亚硝态氮浓度与最大硝化速率(Kmax)及t_0 的关系  50
    5.2.4 不同土壤氮素回收率  50-51
  5.3 讨论  51-52
  5.4 结论  52-53
第六章 研究展望  53-56
  6.1 结论  53-54
  6.2 创新与特色  54
  6.3 研究展望  54-56
参考文献  56-65
致谢  65-66
作者简介  66

相似论文

  1.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2.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3.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4.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5.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6.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7.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8.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9.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10. 有机、SEQ、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蔬菜产质量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S63
  11.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G521
  12.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13.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14.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及态度分析,F426.82
  15. 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下菜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N2O排放的研究,X131.3
  16. 厌氧条件下初始NO3-含量对土壤反硝化气体(N2、N2O和NO)和CO2排放的影响,X131.3
  17.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18.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19.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20. 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动态及调控措施研究,S571.1
  21. 江苏省水稻、小麦施肥现状的分析与评价,S51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