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行业性走私犯罪治理对策研究

作 者: 屈艺
导 师: 任俊英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行业性走私 犯罪 综合治理
分类号: D63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加入WTO后,行业性走私犯罪已经成为走私犯罪的一大新动向。由于国内外商品价格存在着差额,加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的特点等因素的存在,行业性价格瞒骗走私活动日渐突出。行业性走私正严重危害着我国财政收入、市场经济秩序、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相关民族产业的发展,也就决定了该类走私犯罪在当前这一时期必将成为我国打击和防范走私犯罪的重点。但是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放开,贸易方式变得多样化以及执法环境变得日益复杂,打私工作面临挑战,必须对新形势下对如何更加有效地打击和防范行业性走私犯罪加以重视和研究。本文结合治理理论,通过理论和具体案例分析,指出我国打击行业性走私犯罪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剖析,进而提出治理行业性走私犯罪的建议举措。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解决打击和防范行业性走私犯罪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对从根源上治理行业性走私犯罪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是当前我国行业性走私犯罪概述,介绍行业性走私犯罪的定义、类别、特征以及当前我国行业性走私犯罪的现状。第三章阐述该类犯罪对我国税收、市场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危害,分析其背后隐藏的各方面的原因。第四章介绍我国在打击行业性走私犯罪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并分析当前治理该类犯罪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运用治理理论对打击和防范行业性走私犯罪的治理对策进行研究,从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研究如何全面调动政府职能部门与地方行政部门、社会团体与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反走私斗争中来,建立起全方位立体防控体系。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4
Abstract  4-9
1 绪论  9-18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9-13
    1.1.1 研究背景  9-11
    1.1.2 研究意义  11-12
    1.1.3 研究条件  12-13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5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15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8
    1.3.1 基本思路  15-16
    1.3.2 研究方法  16-18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8
2 当前我国行业性走私犯罪概述  18-26
  2.1 行业性走私犯罪的含义与类别  18-21
    2.1.1 行业性走私犯罪的定义  18-20
    2.1.2 行业性走私犯罪的主要类别  20-21
  2.2 行业性走私犯罪的主要特征  21-24
    2.2.1 外在特征  21-23
    2.2.2 内在特征  23-24
  2.3 当前我国行业性走私犯罪现状  24-26
3 行业性走私犯罪的危害及成因  26-35
  3.1 行业性走私犯罪的危害  26-30
    3.1.1 减少国家关税收入  26-27
    3.1.2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27
    3.1.3 扭曲国家贸易政策  27-28
    3.1.4 影响相关产业发展  28-30
  3.2 行业性走私犯罪产生的原因  30-35
    3.2.1 国内外税率差异  30-31
    3.2.2 新旧规则交替显露监管漏洞  31-32
    3.2.3 减免税政策引发不公平竞争  32
    3.2.4 地方保护主义势力庇护  32-33
    3.2.5 电子通关为商业瞒骗行业性走私犯罪提供可乘之机  33-34
    3.2.6 民众对走私犯罪危害严重性认识不足  34-35
4 我国行业性走私犯罪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35-42
  4.1 打击行业性走私的历史沿革  35-36
  4.2 当前治理行业性走私犯罪的主要举措  36-38
    4.2.1 缉私警察打击犯罪活动  36
    4.2.2 风险管理理念渗入缉私工作  36
    4.2.3 与价格采集机构联动  36-37
    4.2.4 建立反走私综合治理体制  37-38
  4.3 行业性走私犯罪治理效果与经验  38-39
    4.3.1 打私工作取得成效  38
    4.3.2 基本经验总结  38-39
  4.4 打击行业性走私犯罪面临的挑战  39-42
    4.4.1 外贸经营权的放开  39-40
    4.4.2 贸易方式的变化  40-41
    4.4.3 执法难度增大  41
    4.4.4 反走私综合治理体制有待完善  41-42
5 行业性走私犯罪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  42-59
  5.1 提高全社会对反走私认识  43-45
  5.2 完善海关管理方法及队伍建设  45-49
    5.2.1 完善管理方法  45-47
    5.2.2 完善队伍建设  47-49
  5.3 加强与地方沟通协作  49-51
    5.3.1 与地方政府配合  49-51
    5.3.2 与地方执法部门配合  51
  5.4 构建海关与商界伙伴关系  51-57
    5.4.1 海关与企业的关系  52
    5.4.2 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52-53
    5.4.3 引导企业诚信建设  53-54
    5.4.4 重视中小企业管理  54
    5.4.5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54-57
  5.5 加强与国际海关组织交流与合作  57-59
参考文献  59-62
后记  62

相似论文

  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点与治理研究,D917
  2. 醉态犯罪研究,D917
  3. 当代大学生网络犯罪及对策研究,C913.5
  4. 大学生社会键问卷的编制及其犯罪预防,C913.5
  5. 媒介文化与犯罪心理疏导研究,G206
  6. 论犯罪成立要素的标准,D914
  7. 受贿罪主体相关问题研究,D924.392
  8. 网络赌博犯罪问题的研究,D924.3
  9. 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案例分析,D924.3
  10. 论单位犯罪的认定与处罚,D924.1
  11. 中国刑法视野下的违法性认识,D914
  12. 交通肇事罪问题研究,D924.3
  13. 我国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925.2
  14. 诱惑侦查引起的刑法问题研究,D925.2
  15. 我国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策略运用研究,D926.3
  16. 论我国经济犯罪中死刑废止问题,D924.11
  17. 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D917
  18. 当前行贿犯罪手段的新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D917
  19. 湖南L县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问题调查,D917
  20. 论我国刑法中的聚众犯罪,D924.3
  21. 论结果加重犯之构成要件,D91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公安工作 > 治安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