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仿译在中国古诗英译派别中的比较优势

作 者: 张震
导 师: 马红军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中诗英译 译诗流派 格律诗 仿译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古诗英译很久以来都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话题,在中诗英译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理论流派的分歧。我国的各家流派大致可分为:格律诗体派、自由诗体派、仿译派。本文从中诗英译的目的、本质、翻译标准、理论基础及读者反应等方面对各家流派的优缺点进行点对点的对比,认为中国古代格律诗精致、深邃,各家流派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但译诗终归要接受实践的考验。翻译流派的发展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目的的顺利实现。本文遵循“以诗译诗”的原则,通过三大流派的优缺点对比,意在尝试说明仿译派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应为中国古诗英译的最佳策略。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绪论  9-13
第一章 中国古诗英译概述  13-22
  1.1 中英传统诗差异  13-16
    1.1.1 中国古诗特点  14-15
    1.1.2 英文格律诗特点  15-16
  1.2 中国古诗英译的意义  16-17
  1.3 古诗英译与其他文学体裁翻译的异同  17-22
    1.3.1 中国古诗的可译度  18-19
    1.3.2 古诗英译的标准  19-22
第二章 中国古诗英译的主要派别  22-31
  2.1 格律诗体派  22-23
  2.2 自由诗体派  23-24
  2.3 仿译派  24-25
  2.4 古诗英译的其他策略  25-31
    2.4.1 以画代诗  26-27
    2.4.2 朗诵唱盘  27-28
    2.4.3 拼音  28
    2.4.4 书法  28-29
    2.4.5 逐字翻译  29-31
第三章 中国古诗英译的主流派别——仿译  31-41
  3.1 仿译的理论依据  31-36
    3.1.1 翻译目的论角度  31
    3.1.2 改写理论的角度  31-32
    3.1.3 过程论的角度  32-34
    3.1.4 仿译中的"忠实"  34-36
  3.2 仿译的实践效果  36
  3.3 其他流派理论上的不足  36-38
    3.3.1 因韵害义,"不忠的美人"  36-37
    3.3.2 亦步亦趋,以译者为中心  37-38
    3.3.3 只从瞬时角度、静态地去理解、实施"忠实"标准  38
    3.3.4 非"以诗译诗"  38
  3.4 其他流派的实践上的不足  38-41
第四章 结语  41-42
参考文献  42-45
致谢  45

相似论文

  1. 翻译诗学与汉语新格律诗,I046
  2. 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H315.9
  3. 论古代藏族自由诗词的源流及其价值,I207.25
  4. 论何其芳的新诗理论,I207.25
  5. 《红楼梦》格律诗英译的语篇衔接研究,H315.9
  6. 善恶未老 爱恨年轻,I207.25
  7. 中诗韵译研究,H315.9
  8.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假象等值”现象,H315.9
  9. 中诗英译中的文化意象与语境分析,H315.9
  10. 中国古诗英译多视角研究,H315.9
  11. 从读者反应角度谈中诗英译,H315.9
  12. 论宾纳英译《唐诗三百首》,H315.9
  13. 看庞德译中国古典诗歌之假象对等解决策略,H059
  14. 现代汉语西源意译词研究,H136.5
  15. 陆志韦诗与诗论研究,I207.25
  16. “拓扑”理论与汉语格律诗蒙译,H214
  17. 英语格律诗汉译探索性研究,H315.9
  18. “泰岳松间的白鹤”,I207.25
  19. 现代汉语的新诗格律基质探论,I207.25
  20. 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回顾与思考,I04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